第(1/3)頁 普魯士。 “瑞典看來也忍不住了,威廉四世這是玩火啊”俾斯麥講話不明不白的,令他旁邊的首相府管家理解不了。 奧地利帝國。 “荷蘭那個小家伙又在玩花樣了”奧地利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低沉的看著電報,心中滿是羨慕荷蘭如今的發展模式。 自從自己的左膀右臂施瓦芩貝格在1852年去世后,又因為梅特涅不愿再從政,他因為不再信任他人,所以他不在任命首相,自己獨攬大權。 可惜沒有專業人士的幫助,他經常走錯了路數。 他最悔恨的,就是在1853年沙俄發動的克里米亞戰爭中,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他自己不顧沙俄帝國以往對他的一貫支持,調動駐守加利西亞的軍隊到沙俄邊境,迫使沙皇尼古拉一世從前線的多瑙河沿岸撤軍,造成了神圣同盟中最堅固的的堡壘沙俄帝國和奧地利帝國兩國之間永久性的裂痕。 甚至沙皇尼古拉一世還親自寫了一封公開信,悲嘆奧地利的背叛“我是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傻瓜,居然指望別人知恩圖報。” 如果因為幫助西歐各國得到回報也就算了,可是西歐各國,則因為他沒有直接向沙俄帝國宣戰,把他看成是企圖不勞而獲坐收漁人之利的奸詐人物,最后兩頭都不討好。 又因為國內民族成分復雜的財政分配問題,他于是自己不顧軍方反對,下決定消減軍費,使得軍隊縮減。 但是看中奧地利軍隊減少的意大利王國,這又中了意大利國王首相加富爾的詭計,忍不住想意大利王國宣戰,可是沒想到抓老鼠卻帶出了大象,法蘭西拿破侖三世竟然之前一臉和和氣氣的樣子,隨著他的宣戰,卻是瞬間變臉和翻書還要快,毫無征兆的突然拔刀相向幫助弱小的意大利。 更是早有準備的歷史上第一次用鐵路機動快速的把10萬法蘭西士兵送到了意大利王國戰場。預想中的邊防君就能夠搞定的懲罰性作戰變成了大國間主力對抗。普魯士在內的德意志邦聯幫助奧地利也沒有用,因為法蘭西實在太強大了。 三國同屬天主教國家,可是最后確實成為敵對,這令他感到了迷茫。 他雖然親自趕赴前線,倒是也沒用,那些將軍指揮雜亂無章,令他終于認識到軍費的消減是多么可笑。 最終奧地利戰敗在了索爾費里諾,它的失敗嚴重損害了奧地利帝國的軍事聲譽,最終為了快速結束,他接受了《自由鎮合約》,將倫巴比割讓給了被他看不起的意大利王國,法蘭西則從意大利那里獲得了薩伏伊和尼斯來兩地,這一刻,他知道,原來在拿破侖三少的眼里,或許宗教還是比不上利益。 法蘭西巴黎。 “荷蘭這是在多面下注啊,陛下,看來不止我們,我們北面的鄰居,也不是傳說中的忠貞不二之一啊” 拿破侖三世冷笑道:“沒聽說過自古以來君王和政客有老實巴交的額,如果有,而且還混得開,那么除了這個國家沒救了之外,就是這個國家存在于別的世界” 英吉利海峽的一艘英國舒適的官方出行艦船上。 “果然是安分的主啊,難以想象他才22歲啊,我的身體每況越下,就是不知道,未來的英國在羅素也離開后,克萊斯頓和迪斯雷利能否制衡得了荷蘭。如果不行” 帕默斯頓和藹的表情慢慢隱去,取而代之的是冷酷,生殺無情的那一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