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中原之地,每逢戰亂,生靈涂炭,年年戰爭所帶來的直接后果,便是人口銳減。 戰爭是以人為主體的,在堆砌后方物資的同時,各方勢力也會不斷的征調地方平民百姓入伍, 為了他們的宏圖霸業浴血奮戰。 這個時候,人就成了最不值錢的存在。 甚至不如一頭馱馬值錢。 屬于可以承受的消耗品。 而當戰爭結束之后,一個新的王朝從中原廢墟上建立起來,新的秩序通行天下,社稷穩定。 人口的銳減和土地總量的不變,又會讓幸存下來的人們, 短時間內擁有更多的可支配資源用于生產。 人均更多的土地,收獲更多的糧食,催生了人口的新增長,這個時候只要天子秉性賢明,寬待子民,就會順理成章的收獲一個盛世。 再往后,又會因為人口的增多和可支配資源的總量不變,而造成新的一輪危機,直到新的戰爭到來。 如此周而復始。 而如今,大唐自隋末以來,立國百年,即便是原來因為戰爭而荒廢的田地和村落,也都早已擁擠不堪。 其中尤以關中之地人口最為繁多。 而在開元之前,武周一朝,之所以武瞾會年年率領朝堂肱股之臣東出潼關,前往洛陽。 所為原因不過寥寥幾條。 除了拜托關中這個李唐起家之地,更多的是因為人口日益增多的關中,和總體生產物資總量的不變,無法滿足龐大的朝廷所帶來的沉重負擔。 就食東都。 才成了武周一朝司空見慣之事。 而武周之后,李唐雖然也動過就食東都的念頭, 但為了減少武周一朝的影響, 才會終止了這個想法。 一切,都是出自于政治緣由。 天寶七年。 隴右、河西、安西奏請皇帝,西北三道征討吐蕃,開拓天竺,遷移關中百姓前往西北三道,已被開墾天竺之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