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她哈著腰腆著臉對貴妃說道:“娘娘,這蓮答應身邊只有那么一個宮女,都是上不得臺面的人,主子針線活做成這樣也實屬正常。這宮女出身就是宮女出身,什么都拿不出手,五歲孩童都繡得比這好。” 貴妃點點頭,這么說也合理,又看了兩眼這繡了雞的帕子,越看越頭疼,有誰蘇繡蜀繡針法混著一起繡的?看上去是想怎么繡就怎么繡,天馬行空的,一點章法都沒有。 貴妃忍不住扯了扯雞頭上的線,她就見不得如此亂的東西,都忍不住想要拆了重新繡了。 將帕子丟還給陳嬤嬤,貴妃難受地說道:“拿下去吧。”還是眼不見為凈的好,看得她腦袋突突跳。 看了半日無果,貴妃揮退陳嬤嬤,讓她接著探查,心里不由得更加擔憂起來,如果帕子不是來自后宮,那么萬歲爺的帕子來自于哪?莫不是外頭? 說到蓮花的針線活,那可比前朝書法大家柳公的草書還寫意,這還得從她小時候的經歷說起。 蓮花小的時候,過得可比一般閨閣女孩精彩多了,上樹摘果、下河撈魚、捉蟲抓蝦樣樣精通,唯獨不會兩樣:讀書寫字和女紅! 她家典型的慈父嚴母,她感興趣的不學自通,不感興趣的逼著她學也學不會,女紅就是如此,她娘天天押著她學,怎么也學不會,頭疼的很。 初時請了蘇繡的師父來教,沒教會還把師父氣走了,又陸續請了幾個蘇繡師父,依然沒學會,后頭她娘想,一定是蘇繡不適合小蓮花,便請了蜀繡的師父,就這樣又學了一段時間。 可惜啊可惜,小蓮花在女紅上的天資實在有限,到最后她反而學得四不像起來,蘇繡針法會一點,蜀繡針法會一點,繡著繡著嫌麻煩,繡到哪里就用哪里,一張帕子里融合了多種繡法,不倫不類的,等發現時候已經掰不回來了。 這也成了她娘的心病,一個女孩女紅不行怎么能成,最后還是她爹勸她娘,說小蓮花女紅雖然不行,但是廚藝還算拿得出手,以后嫁到了婆家也不至于太丟人,這樣她娘才稍稍放心下來。 蓮花倒是很喜歡最后請的那個蜀繡師父,這個師父不會強迫她一針一線都該如何下手。 蜀繡師父說刺繡就像完成一幅山水畫,心之所向針線所達,不必拘泥于形式,不必太在意繡得如何,蓮花也是如此做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