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22章 繼續潛伏-《諜雁》


    第(1/3)頁

    “這個仇一定要報!”沈千舟怒目道。

    “千舟,在你看來,南京為何這么快就被日軍攻破了?”于春曉問道。

    沈千舟聽后思量片刻,

    “國民政府守衛南京的總方針是作“短期固守”。也就是說,南京的失陷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但沒想到“短期固守”的時間竟然如此短,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仔細分析這場戰役,    不難看出個中原因。”

    “什么原因。”葉曉晚問道。

    “一是戰略上的錯誤。

    抗戰爆發后,軍事委員會認識到,中國的對日戰爭只能是持久戰、消耗戰,然而他提出的戰略原則卻是防守作戰。

    在南京保衛戰前,中國軍隊集中兵力于南京城郊,做消極防御,固守孤城如同坐以待斃。

    而當日軍進至南京城下時,南京衛戍部隊奉命不得主動出擊,而采取分兵把守的下策,    每個部隊負責的正面防御都很寬,缺乏縱深配備,也沒有充足的預備隊。

    日軍進攻時,集中兵力專攻一點,致使中國軍隊處處被動挨打。在激戰中,有的部隊提出主動出擊的計劃,也得不到批準。

    例如守衛紫金山、蔣王廟一帶部隊曾于敵猛烈圍攻之際,聯名建議,趁敵出動進攻之機,集中全部機動兵力,主動出擊敵駐地,威脅敵人后方,以爭取主動。

    可是,這一出奇制勝的戰斗方案,竟未獲批準,致使紫金山陣地更趨危急。

    此種戰略思想上的錯誤,貫徹南京保衛戰的始終。”

    “是啊,    戰略上的失誤,    比戰術上更可怕。”葉曉晚道。

    “二是軍力上的差距。

    參加南京保衛戰的部隊總兵力15萬人左右,但大部分是剛從上海戰場撤下來的殘缺部隊,老兵很少,新兵大都沒有受過訓練,許多連槍都沒打過。

    據時任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參謀處第一科科長的統計:守軍中,能直接同敵人廝殺的戰斗兵只占60%,剛入伍的新兵又占了將近40%。而且中國軍隊嚴重缺乏重武器裝備。

    在南京展開激戰時,空軍戰機己損失殆盡;海軍主力艦艇一部被炸毀,一部已撤至長江中上游。日軍負責攻擊南京的華中方面軍共轄9個師團,除1個師團留作上海的警備部隊外,其余幾乎都投入南京作戰,總兵力10萬人左右,都是剛剛調到中國戰場來的作戰部隊,大多由訓練有素的老兵組成,戰斗力較強。

    在武器裝備方面也具有明顯優勢,作戰時有新式坦克、火炮等重武器裝備,并且還有飛機和艦艇的炮火支援。”

    “我們以十倍的兵力投入到上海戰場,卻未能奪下匯山碼頭,造成上海戰場的被動。而日本人利用武器的先進,    取得勝勢,輸的太可惜了。”

    “的確是這樣,除了武器上的差距,防御工事存在嚴重的缺陷。

    南京外圍陣地的防御工事雖經營多年,但大部分不符合實戰要求。淳化鎮、牛首山一帶陣地上構筑的鋼筋水泥工事,有的用土埋著,有的門打不開。

    而機關槍掩體的槍眼做得都很大,很容易被敵人發現進而集中火力加以摧毀。

    位于四郊的炮臺工事,雖以鋼筋水泥構筑,但“暴露而且密集于狹小之地域”“完全不切實用”。

    更惡劣的是,中山門至光華門之間的城墻上構筑的永久工事,只是在外面涂了些水泥,內部的橫梁多以竹子充數。

    戰士一腳踏在暗堡上,暗堡頓時塌了半邊。由于布防倉促,南京警備區并沒有給所有的部隊配發工事分布圖,再加上各處工事和大量民居混在一起難于查找,于是有的部隊在這方圓十幾平方千米的地面上疲于奔波尋找防御工事。”

    “正因為這些原因,造成傷亡那么大的。”

    “的確,據各方數據綜合分析,中國軍隊在南京保衛戰中損失大約10萬人是可信的數據。

    而在戰斗中真正陣亡的人數并不多,多數官兵死于混亂的撤退中以及被日軍俘虜后殺害,而造成這一后果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制定防守計劃搖擺不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疏勒县| 南康市| 武宁县| 田林县| 华蓥市| 琼海市| 古浪县| 英吉沙县| 苏尼特右旗| 紫金县| 冷水江市| 年辖:市辖区| 法库县| 应用必备| 友谊县| 岱山县| 黑山县| 通河县| 沙雅县| 上思县| 运城市| 普洱| 普宁市| 夏邑县| 阿拉善盟| 临洮县| 咸宁市| 兴城市| 遂宁市| 休宁县| 娄烦县| 巴南区| 沿河| 玉龙| 克什克腾旗| 遵义市| 沈阳市| 长沙市| 清镇市| 米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