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問話-《從武當開始的諸天路》
第(1/3)頁
江南,姑蘇城。
此地位于太湖之畔,于杭州城并稱,都是江南膏腴之地的精華所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蘇之一字, 指的便是姑蘇城這魚米之鄉。
繁榮,富庶,城中非但有無數才子佳人的事跡,更是無數武人揚名所在,太湖畔邊,多少英豪匯聚對決,而西門吹雪的萬梅山莊,便坐落姑蘇城外。
但這位近十年來極有名氣的劍神仍然不是姑蘇城最出名的高手,那得是三十年前, 太湖之畔一戰,鐵膽神侯朱無視一舉擊殺正魔兩道各大門派百余名高手,奠定天下第一人的大宗師地位。
時至今日,江湖武人游歷江南,太湖之畔,便是他們必去的一個場所。
六扇門中,江蔡懶洋洋的靠在椅子上,一邊吃著蠶豆,一邊哼著小曲,而在他身前,還放著一壺黃酒,心情極是愉悅。
他已然年過五十,對于仕途上沒有什么進取之心了,在六扇門效命的三十年間, 也算是經歷了不少風雨,不過一來他運氣好,二來他武功不算高明,所以從來沒遇過什么危險。
雖然到現在仍是一個小小的班頭,手底下只領著幾名尋常的捕快,但是江蔡知足了。這么些年,他也不知見了多少自恃武功的強人想要做出一番成績,四處抓捕江洋大盜,最終卻被賊人取了性命的事例。
武功低有武功低的好處,起碼能保住性命,況且江蔡也極會做人,這姑蘇城中,大大小小的勢力都與他有交情,也是個地頭蛇,歷任捕頭都會與他打好關系,盼他相助。
突然,他的小曲兒停了下來,臉色微微一變,看著門口,結結巴巴的道:“張捕頭,我……我只是見午后無事,所以小酌了幾杯。”
六扇門權勢極大,卻也管的極嚴,府衙之中斷然不許飲酒,這是死規矩。
而江蔡還指望著快回家養老時混個協理捕頭的官職,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協理捕頭是總捕頭的副手,官銜在七品。
走進來的,正是當今姑蘇城的金衣總捕張好遠,江湖人稱一字快劍,說的便是他劍法之快,尋常人說話只一個字的功夫,便已然足夠他取人性命了。
他身后還帶了一個年輕人,見得江蔡惶恐不安的模樣,卻是擺了擺手,道:“老江,別緊張,只要不酗酒,午后喝幾杯解解乏不過是人之常情。”
規矩是死的,人卻是活的。
對于江蔡這樣老資格又聽話的捕快,張好遠一向都是極為欣賞的,他暗中已然數次向上面為其表功,如果這三兩年不出差錯的話,便能將其推到協理捕頭的位置上去了。
“來,老江,認識一下,這位是小莫捕頭,喚做莫離,乃是金陵那邊剛剛調過來的協理捕頭,你多帶他熟悉熟悉本地的風土人情,咱們姑蘇城,也就屬你不欺生了。”張好遠指著身旁的年輕人道。
江蔡聞言,放眼望去,頓時眸光一亮。
卻見這位小莫捕頭,一襲六扇門制式服裝,穿他身上卻是分外筆挺,其人劍眉剛直,鼻若懸膽,眼似流星,眉宇之間英氣勃發,腰間懸一柄漆黑長劍,賣相卻是極佳。
而且他身上沒有半分脂粉味和高傲姿態,臉上一直掛著一絲溫潤笑意,讓人如沐春風,忍不住便生出了好感來。
“喲,原來是新到的協理捕頭,小人見過捕頭!”江蔡極是鄭重的行了一禮,姿態極低。
莫離笑瞇瞇的將他摻了起來,道:“江班頭客氣了,還望日后多多關照才是。”
他此來,正是為了鐵膽神侯那封信而來。
信中所寫,那人便藏在姑蘇城中,只是到底什么身份,什么模樣,便誰也不知,不過唯一知道的是,上一位來尋覓此人的高手,便曾借助六扇門的力量追查,只可惜,那位不但自身死的凄慘,連六扇門的所有卷宗資料都被一把大火燒了個精光。
莫離藝高人膽大,自然不會避諱,沒有卷宗,但是六扇門中肯定還會有人知曉一二蛛絲馬跡。
再有查人這種事,天下哪里還有比衙門更方便的嗎?
有上官海棠的提早安排,加上那一枚黃字第一號密探的令牌,混入姑蘇城六扇門做個協理捕頭,不過是易事耳,畢竟文書是正兒八經江南省六扇門總衙蓋過大印的,誰敢不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德市|
绥中县|
建阳市|
玉林市|
马关县|
黄石市|
鄂州市|
阳城县|
威远县|
监利县|
安阳市|
保德县|
建阳市|
鹤山市|
芷江|
长沙市|
山西省|
塘沽区|
昌乐县|
黄石市|
双桥区|
眉山市|
大连市|
扶余县|
宿州市|
三门县|
乌拉特后旗|
华安县|
关岭|
辰溪县|
两当县|
正安县|
象山县|
梧州市|
焉耆|
聂拉木县|
翁源县|
宣威市|
洛隆县|
固安县|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