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和英格蘭人相反,維京人陣營是一片死寂,維京人的首領無情者哈拉文抬頭,滿是恨意情感的眼神毫不遮掩地看向奧德加,咒罵道:“詭計多端的英格蘭人!” (作者注:維京人和不列顛人都對這位維京戰士一人守在橋上孤身抵擋不列顛人有所記載,不同的是,這位勇士有獨自在斯坦福橋上砍死的人數為40~80人不等,這里采用了最大值,最后相同的是,都是狡猾的英格蘭士兵弄來了半個木桶,從上游順著河流漂到了橋下,用長槍捅死了這名維京勇士才得以讓英格蘭人通過斯坦福橋抵達對岸。) 英格蘭民兵們,則歡呼著高舉長矛,帶著驚懼和敬佩從剛剛這個煞星的幻象旁繞過,追擊著匆匆逃亡的維京人。 獵物現在雖已觸手可及,殺戮卻需速速完成,因為守船的挪威援兵正全速向他們趕來。 即使哈拉爾的守橋士兵死了,但重要的是他爭取到了足夠長的時間,托斯蒂已經和哈拉爾在河對岸的緩坡上率部用維京人的戰法筑起了盾牌方陣,這種類似英格蘭人羅馬盾墻的陣形如果只是用來防守的話的確固若金湯,足以抵御英格蘭人的進攻。 哈羅德得承認當他自己遇到了類似英格蘭自己愛用的戰術時,情況就變得比較棘手了,他讓部隊反復地沖擊,卻始終沖不破盾墻。 但實際上維京人也有他們致命的弱點,許多士兵趕來斯坦福橋卻少帶了一種裝備——他們的鎖子甲,從羅馬時期開始一直使用到現在的鎖子甲,當頭戴頭盔護頸持盾護身的時候,只要不是犯了致命失誤或者太過倒霉被人刺到,就基本能減免掉這個時代的大多數揮砍攻擊。 刀光劍影如同深淵煉獄,這是一場沒有規則的死斗,除了劍與斧的混戰,作為英格蘭的國王,哈羅德還另外備有少量的弓箭手。 斯坦福橋戰役已在木橋的四面八方展開,從早晨到下午,包括旁邊的密林里,士兵們處處都在捉對廝殺。 排列成了用于突破盾墻的箭型的豬鼻陣,不斷用武器拍打著自己盾牌前進的克羅赫斯特的新兵們,面對開始做困獸猶斗的維京人和他們殺氣騰騰的王旗烏鴉旗時已經不再心生怯懦。 最終,喉嚨被冷箭刺穿的哈拉爾?哈德拉達對英格蘭皇位的幻想破滅了,這位擁有一長串頭銜的挪威國王也最后為自己再贏得了一個他所有頭銜里最有名的一個——“最后一個北歐維京海盜”,他的逝世代表著維京人入侵時代的結束。 而前諾森布里亞伯爵托斯蒂則繼續帶領著維京人戰斗,但是英格蘭人已經占據了上風,隨著他的親哥哥哈羅德刺入他背后的一劍,英格蘭的新王哈羅德取得了驚人的勝利,他手刃了自己的叛徒弟弟,并將其梟首。 但出乎英格蘭人的意料的是,這些北歐人在首領被殺后雖然有過浮動,但在那些額頭貼著寶石的維京中高級將領在高呼著“俺們寧可尸橫遍野也決不投降”的口號聲中激起了血性。 “俺們決不投降!” “維京人永不為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