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通訊蝸牛的試驗很成功,20位初期實驗者們都各自給自己的小蛞蝓起了名字,由于小蛞蝓們繼承了蛞蝓仙人良好的性格,和20位實驗者的關系都處的不錯。 一些手比較巧的,已經在幫助自己的小蛞蝓裝飾蝸牛殼了,包括但不限于涂抹蝸牛殼新的顏色,畫上一些符號圖案,往里面填充一些自己小蛞蝓的喜歡的奇奇怪怪東西。 實驗者們在云隱村的范圍內,都可以利用小蛞蝓聊天,幾天下來這20人聊得火熱,不少人通宵嘮嗑,甚至還促成了一對情侶。 這些喜歡嘮嗑的家伙還確實披露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小蛞蝓之間是能夠區分彼此的,但它們不一定分得出對應的忍者,比如張三要和老王說話,張三的小蛞蝓無法將老王和老王的小蛞蝓聯系起來,而張三也無法描述老王的小蛞蝓是哪個。 于是,編號誕生了,也不麻煩,就用忍者編號,確保每個人和每個小蛞蝓都能被涵蓋,還不會弄混。 這些分裂體和蛞蝓仙人的關系特殊,為了照顧蛞蝓仙人的面子,能夠長長久久的合作下去,不能用將實驗者和分裂體的關系定性為主人-所有物,同時他們也不是契約者。 幾經商討之后,達達拍板,以后忍者和小蛞蝓的關系,被定為“配對者”。 配對者需要對小蛞蝓的安全負責,雖然小蛞蝓死亡也只是回歸本體,但以后數量一多,蛞蝓仙人可沒工夫存儲每個分裂體的記憶,對于之前的伙伴來說,死了就真的死了,再申請認領也會得到新的小蛞蝓,不過也會有一定處罰。 達達帶人在村子北部的空地,開發出一片區域,地方不大也就幾百平米,但是有樹林有草地還有一條小溪穿插而過。 說是開發,其實也就是圈了一片地,圍了柵欄。 達達一次性通靈出上千只小蛞蝓,放養在這片區域,這樣就不用每次都需要等他通靈了。 在被配對者帶走之前,這些小蛞蝓都會在這里愉快的生活,考慮到小蛞蝓只有小指那么大,這里的空間是足夠的,最多食物不夠吃,會有人定期來喂養。 不過這些小蛞蝓不具備繁殖能力,發放完了達達還要再來補充。 而這片區域的旁邊,也規劃了新的建筑,以后關于通信蝸牛的事情都會在集中在這里,未來達達想要成立一個新的功能性部門,現在的話則是抽調了一些手上沒有重要工作的研究型忍者負責相關事宜。 等第一期實驗結束后,達達準備先給云隱高層和暗部配上通訊蝸牛,算是第二次測試,以后逐漸推廣全村。 就在通訊蝸牛第一期實驗快要結束的時候,達達得到了一個好消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