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終,這個持續了小半日的例行朝會,未有通過任何決議,唯一的成果,便是宣布了兩件已經塵埃落定的事情。 第一,則是皇帝更改名諱為李彧;這第二嘛,就是分予內閣票擬之權。 而爭議的焦點——先帝的謚號,依然懸而未決。 在群臣以及懿安太后的施壓下,李彧依然不肯妥協,拒絕給老皇帝上“憲”的謚號;沒有新皇帝的準許,這個事情便陷入了僵持。 回到乾清宮中,小皇帝將自己一個人關在了偌大的乾清宮主殿之內,不許任何人進入打擾。 過了晌午之后,她才再次打開殿門,向外發諭:召李云棠入內;后者剛剛進去還沒站穩,就被迎面詢問道: “李云棠,朕也是皇帝,不說像老皇爺那樣乾綱獨斷,也不應當只少了一枚印璽,便被架空地有如傀儡一般;如今這般光景,又是為何?” 見這小皇帝臉上倒是不再像剛下朝那樣陰沉,心態也由朝堂上一味地逃避、轉變為積極地解決問題,李云棠略感欣慰,勸慰道:“皇爺一句話便能駁回臣下的奏章,怎能妄自菲薄、自稱傀儡呢。” “駁了他們的奏疏又有什么用,事情還是沒有解決。” 小皇帝心情絲毫沒有好轉,反而因為想起老皇帝如今還躺在煤山神御殿上,變得更加沮喪。 朝臣們有的是功夫在朝會上耗著,可大行皇帝卻等不起,再放久一點,那遺體都不知道要變成什么樣了…… 見第一幅說辭沒起作用,李云棠換了個切入點: “皇爺,自秦以來,歷朝歷代的中央集權,未有能出本朝之右者;以我看來,最大的問題不在決策,而在執行!” “執行?” 小皇帝像是被點通了一般,眼睛瞬間變地有神起來,期待的目光更是徑直落在李云棠臉上,催促著他快說下去。 “沒錯,皇爺缺的,不是那個印璽,而是使政令上發下執的行政班底! 天子在上,大多都將所有權力掌握在自己手里,可即使勤政如秦始皇、明太祖,一人之精力終究有限,不可能做完所有的事情。 而讓下面官吏依命執行的同時,則必然需要給他們一些權力;如此一來,官員便不經意間獲得了制約皇帝的權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