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夕陽西下,暮色籠罩在連綿的山巒之上;把其中一座本就冷清的山陵,襯地更加蕭瑟。 大漢朝歷經六世,除新皇陵寢尚未動工外,陵區之中已有五座皇陵;與其他四座不同的是,眼下這座皇陵看起異常的破敗,仿佛鮮有人來維護一般。 其入陵的陵門年久失修, 不僅板門上的門釘銹地泛出銅綠,且上面寫字的匾額,也早已褪色、字跡難辨;甚至因無人維繕,它只能一邊高、一邊低地勉強掛在上面。 位于山半腰的祾恩殿,遠遠地望上去已看不出形制,只剩下些殘垣斷壁;若是有人走近去看,或許能從半截焦黑的梁柱上,推斷出其毀于火災。 至于再深處的寶城之口, 更是連封陵的封土都未蓋上,地宮的大門,就這么洞開著,逐漸淪為蛇蟲鼠蟻的溫床。 而當今天子的鹵簿,此時正經過這座幾近廢棄的皇陵之下。 坐在玉輅中的小皇帝,命身邊的李云棠掀開簾帷、透一透氣;后者隨即應命,剛一揭簾,便瞧見了依山而建、異常荒涼的皇陵。 先前送先帝梓宮經過此地之時,已經是深夜,因此李云棠也沒注意到這些;而打道回京這一次,他終于看清了此陵的“面目”,并向天子確認道: “宅家,眼前的這座陵墓,便是太宗文皇帝的昭陵罷?” “嗯。”小皇帝淡淡地應了一聲,態度很是敷衍,像是不像回答這個問題。 “太宗皇帝棺槨, 并未被奉入乾陵玄宮之中?”李云棠雖聽出了天子語氣中的不悅,但還是硬著頭皮問了下去。 “你又何必明知故問?”小皇帝終于抬起了頭, 望向李云棠的神色也頗為復雜,“這種事情,提它作甚,只會徒增煩惱。” 聽到這樣的表態,李云棠也不再堅持發問,將帷簾放下的同時,小聲嘆道: “太宗皇帝氣宇沖深、智謀英果,未曾想到,竟不能安入陵寢……” 像是被這一句低聲的感慨所觸動,小皇帝一轉剛剛的沉默,追憶起大漢初年的往事: “太祖皇帝定鼎神都之后,在位十五載,于其間革除弊政、勸農興教,使天下漸去沉疴; 而繼位的襄皇帝依舊沿襲與民生息之國策,可即位后不過兩年,便再起兵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