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曹魏第六人任大將軍出現了,原武衛將軍曹爽,接替僅僅當了三天的大將軍曹宇,出任大將軍之職。 同時,曹宇失去了大將軍之位的同時,也失去了輔政大臣的這個身份。 和曹宇有相同際遇的還有其他的三名輔政大臣,領軍將軍夏侯獻,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三個人。 甚至于他們三個人比之曹宇還要凄慘,曹宇失去了大將軍,他也是曹魏的燕王殿下,甚至于通過這次事情,他還打開了自己的第二條路。 而此時的三個人,無論是領軍將軍,還是驍騎將軍亦或者說是屯騎校尉,他們雖然實權不小,但是這個實權可都是曹叡給他們的。 說的難聽一些,全部都是越權行事,若是曹叡走了,他們幾個沒有得到曹叡最后的饋贈的話,他們的權利還能夠保留多少,那真的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而最重要的是,這里面的夏侯獻和曹肇和曹爽這個家伙本來關系就不是怎么和睦。 如今曹爽當權已經是近在咫尺了,那么他們幾個人的好日子,恐怕也就是真的到頭了。 而也就是因為如此,曹叡并沒有在封上了曹爽成為了曹魏第二任大都督之后,繼續提拔那幾個人。 至于曹宇能夠輕而易舉做到的事情,曹爽可沒有曹宇的這份兒本事,因為曹宇的身份地位,以及那特殊的身份這是得天獨厚的優勢。 而曹爽確實不然。 就這幾位的性子,秦朗或許還是什么反應都沒有。 但是夏侯獻和曹肇兩個人,別說曹爽當了大將軍輔政大臣,就算是日后曹爽真的走到了那一步,他們兩個也不會正眼瞧上這家伙一眼的。 這就是他們兩個人的氣節。 而劉放和孫資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轉頭投向他人的。 這兩個家伙也算是對曹叡,對曹氏都是辛辛苦苦一輩子了,這種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當初的平定遼東一戰,他們兩個還隨行而去,除了監視司馬仲達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們兩個還混到了一個足夠的軍功得以封侯。 曹叡當真算的上是對得起他們了。 只不過曹叡沒有想到的是,為曹氏辛苦了大半輩子的劉放和孫資,在司馬懿的身邊呆了一個半月,就覺得為了他們冒死行事。 而他們這么做的原因也很簡單。 司馬懿只是冷靜的分析了曹叡可能做的事情,以及在曹叡到了托孤的時候輔政人選。 然后曹叡和司馬懿這對兒冤家也的確不負互相纏斗了大半輩子的這件事實,司馬懿猜測的人選,和曹叡最后選定的人選幾乎一模一樣。 只不過他沒有想到曹爽,而以為回事曹肇的弟弟曹篡。 不過這不要緊,只要真的是這幾個人,劉放和孫資兩個人就會幫助司馬仲達。 因為和曹爽曹宇做出選擇的原因一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而他們兩個勉強算是權傾朝野的人物,自然也有自己的顧慮和危險。 他們的顧慮就是夏侯獻和曹肇,不僅僅看不上曹爽,連他們兩個人也看不上,甚至于夏侯獻不止一次說過,若是有朝一日,他定然要整肅朝堂。 所以當孫資和劉放兩個人發現曹叡的托孤重臣真的是司馬懿猜中的那幾個人的時候,他們兩個人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