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方沂已經連著兩年是大陸電影市場的“票房先生”,總是拿到全年度票房王,如果把《十二生肖》提到12年上映,《我們來自未來》放到13年上映,他極可能史無前例的票房四連莊,對他個人的影史地位有很大提升。 2000年到2004年馮大炮導演電影有四部,全部進入年度票房榜前三名,其中《手機》奪得年度票房榜冠軍,《一聲嘆息》和《大腕》奪得年度票房榜亞軍,《天下無賊》位列年度票房榜第三名。 一冠兩亞一季軍,馮大炮得意忘形了:“我要不拍電影了,中國觀眾看什么?” 那四連冠得狂到什么地步? 方沂開始思考提檔的可能性,思考的結果就是不應該放棄機會,12年內上映對他個人,對電影票房,乃至對國產電影的大盤都有明顯好處。 當事人同意了,很快在中影牽頭之下,電影幾大投資方和制片公司開了個視頻會議。眾人當然愿意成全,大哥成也沒有在這件事情上給方沂添堵,所有人舉雙手贊成。 制片人是楊收成,他看得很清楚: “我知道你們大陸片通常早早做好,有充足的時間去預熱宣傳,港片不是這樣,我們有時在上映前的一周還在剪片,甚至上映后也在剪片,因為要照顧到大陸和港地不同尺度的審核制度……所以對于《十二生肖》這部電影,唯一麻煩的是,能不能趕在12年前做完后期?” “我們當前面臨的是技術性困難,而不是行政性困難。” 特效全權由base特效負責,base參會代表威廉表示:“技術上沒有問題。” 方沂好奇道:“你怎么提前搞定?” “加班和招人。我們嚴格按照當地法律法規,一切節假日和法定時長外的加班均有補償。” 方沂依稀記得base現在招了不少硅谷和亞洲的行業大拿,這些人未必能接受加班,哪怕有足夠的加班費。 這和他們的文化有關。即所謂的工作、生活平衡。這些人目前有兩把刷子,有底氣不入鄉隨俗。 跨國技術扶貧而已,賣什么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