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有人都不說話了,十多雙眼睛就那么急急的盯著李承乾,這讓某太子是瞬間有種回到從前,當著一堆校領導的面上教研課的感覺。 只不過校長換成了皇帝,同事換成了文臣武將,從本質上來講,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一聲輕咳,將眾人的注意力全部拉滿,李承乾將手背到身后:“父皇,諸位叔伯,剛剛我只是簡單的闡述了一下什么是戰爭,并且剛剛諸位也都討論過了。現在,我要說說戰爭的目的。 戰爭的目的是什么?僅僅是把敵人全部殺死么? 數百年前的漢武帝時期,大漢發動過無數場戰爭,大漢的軍隊一度強大到縱橫整個草原,令無數蠻夷不敢正眼視之。 但,大漢朝真的贏了么?漢武帝的軍隊幾乎贏了每一場戰爭的勝利,可結果是什么?國庫消耗一國,國力衰退,強大的漢朝從此一蹶不振。” 李承乾說到這里停頓片刻,給在坐的眾人一點思考的時間。 做為一名曾經的優秀教師,隨時隨地讓學生們處于思考的狀態幾乎成了他的本能。 “殿下的意思是漢武帝錯了?可當時的匈奴人遠比現在的突厥還要蠻橫,若是不將他們殺的怕了,大漢朝又如何能夠穩定的發展?” 這次提出問題的是李靖,這老頭兒可以說是一輩子都在打仗,而且基本沒打過什么敗仗,后世曾有軍神之稱。 而且李靖提出問題時不帶任何的偏見,認真的樣子可以看出,他是真心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同時,李世民等人也都靜靜的等著,他們也想知道。 李承乾見狀微微點頭:“李尚書這個問題問的好,漢武帝到底做錯了沒有,我想說,他沒有錯,可他又錯了。從抵御外敵入侵的角度來看,漢武帝并沒有做錯,他盡到了一個帝王的責任。 可是,他錯就錯在沒有搞清楚那一場場戰爭的目的,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我們要記住,發動一場戰爭必須有其目的,不管是政治目的也好,經濟目的也好,軍事目的也好。沒有目的的戰爭僅僅是一場殺戮,除了消耗國力之外沒有任何用處。 現在,我們大唐現在面臨著與漢武帝同樣的問題——突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不能繼續走漢武帝的老路,窮兵黷武空耗國力。 與突厥作戰,我們必須知道自己為什么打,打到什么程度,實現什么目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