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最討厭的就是自己沒本事,還要不斷對別人指手畫腳的那一群人。 吃人飯不干人事兒的東西。 你們不是說老子錯了么,行,來告訴老子到底錯在哪里,怎么做是對的,只要你們能說出來,老子這個太子就算不當了都行。 大殿上鴉雀無聲,就連李世民也被問住了。 這特么就是個無解的難題好不好。 “太子之言太過偏激了,于侍郎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單純的不想看到百姓受苦而已。” 說話的是姚思廉,亦是當年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跟于志寧的關系很好,見老友下不來臺,忙上前幫忙解圍。 李承乾搖搖頭:“姚大人錯了,孤沒有針對于侍郎的意思,孤與殿上諸位一樣,也希望大唐的國力能夠蒸蒸日上,希望我大唐百姓能夠豐衣足食。 但做事情總要腳踏實地吧?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道理諸位難道不懂嗎? 你們只看到孤買了大量的肉食,然后導致物價上漲。 但如果你們把目光放的再長遠一些就會看到,隨著孤不斷買入肉食,民間就會開始大量的養豬,豬養的多了,自然就要雇人去打豬草,有了雇傭關系,就會給大量的百姓提供就業的機會,同時也能讓一部分百姓的口袋慢慢變的鼓起來。 當然,這里面大部分都是孤的推測,也有可能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但無論如何,至少孤在腳踏實地的嘗試,哪怕失敗了,至少也向后人證明,這條路并不可行。” 沒有慷慨激昂的發言,也沒有刻意的侮辱與謾罵,李承乾就這樣用最樸素的語言,讓大殿上所有人陷入沉默。 李世民完全沒想到,原本在他看來會是一場鬧劇的早朝會演變成一場深刻的反思大會,看向李承乾的目光中滿是驚訝。 或許,是時候放這小子去做點實事了。 以他的能耐說不定真會有什么意外收獲也不一定。 一念及此,李世民心中頓時有了決定,輕咳一聲:“咳,既然太子有心做事,那便檢校司農寺好了,朕給你三年的時間,三年之后若是不能做出成績,這太子你也就當到頭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