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事人李承乾對此毫無反應,甚至覺得有些好笑。 這幫人怎么就不能漲點記性,這都多少次了,一次次被打臉,又一次次的在這方面搞事兒,真以為老子是一個人在戰斗么! 倒是他身后的‘陰陽二使’在聽完老鄭頭兒的‘猜測’之后,惡狠狠的盯過去,如果眼神能化為寶劍,此時的老鄭頭兒已經死掉千把百回了。 李泰盡管對大哥信心十足,這會兒也不禁有些擔心,萬里還有個一呢,這已經不是作詩不作詩的問題了,而是做的好不好的問題。 詩誰都會做,但卻必須應景,此時此刻,顯然并不適合弄一些風花雪月的東西,而其它方面的詩詞,又哪有那么容易弄。 努力回憶被的滾瓜爛熟的《笠翁對韻》,結果發現,里面的東西太淺顯,眼下這個場面根本用不上。 這邊的對話其他人也都聽到了,一時間大殿上落針可聞,連樂師也都情不自禁停了下來,生怕發出丁點聲音引來殺身之禍。 終于,好半天都沒反應的李老二動了,放下手里的杯子,看向李承乾:“太子,你不是說大唐讀書人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嗎?既然惹了眾怒,要么就快點道歉,要么……?!? 要么后面是什么李世民沒說,但意思卻很明顯。 給老子打回去,狠狠的打! 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李承乾丟不起那個人,李世民更丟不起。 只不過相較于蜜汁自信的李老二,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則顯得信心不是很足的樣子,看向李承乾的目光里也充滿了擔憂。 但,老話說的好,沒有三分三豈敢上梁山,李承乾既然敢搞事,自然也就不會怕事,挺身站起,以傲視群雄的姿態起身,先是對李老二行了一禮,道了聲諾,隨后看向大殿上一張張或是蒼老或是年輕的臉,最后落在面色陰鷙的老鄭身上。 微微一笑,端起桌上盛滿美酒的杯子,仰頭一口喝下,哈了口酒氣郎聲說道:“剛剛崔老家主說想要看孤力壓群雄,孤答應了!在坐的諸位也別覺得孤狂傲,今天孤把話放在這,大唐上上下下,無論老少,論詩詞,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不服者,盡可來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