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廬江縣衙的會客大廳內,酒宴已經接近尾聲。 前來作陪的七八個本地名士站起身來,向公孫續行禮后告退離去。 偌大的大廳內,只剩下了公孫續、大喬、陳義、蔣慶和喬黃五人,公孫丁則帶著數十名護衛在門外守護。 公孫續接過大喬遞過來的茶盞,飲了幾口潤了潤嗓子,沉聲道:“諸位想必已經知道,本將軍此來廬江,主要是為了安葬袁公路將軍一事。不知諸位有何見解?” 大喬面色如常的給公孫續添上茶水,其他幾人都臉色一變,迅速低下頭去。他們都是袁術的舊部,當時袁術玩那一場鬧劇隨后自fen的時候都在現場,卻都沒有阻止,現在又毫不猶豫地投靠了公孫續,談起袁術葬禮的事情不免有些尷尬,都不想在這件事上先開口。 公孫續暗自冷笑一聲,他來廬江的目的其實有三個: 其一,暫時離開壽春,等到閻象把那三件大事宣布之后,看看情況再做打算。 其二,帶著大喬回一趟老家,替她解決掉家族恩怨,從而贏得美人心。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目的,那就厚葬袁術,以安閻象等人之心。但是袁術手握傳國玉璽僭越稱帝,乃是實打實的逆賊,若是由他提出將其厚葬,勢必會引來大片非議,因此肯定要把這個鍋甩給別人。本來陳義、蔣慶和喬黃都可以背這個鍋,然而因為大喬的關系,即使他很厭惡喬黃,也只能把此人剔除出去,也就是說只能在陳義和蔣慶里面二選一。陳義有獻上傳國玉璽的功勞,又一副忠犬模樣,舍棄了有些可惜,故而蔣慶就成了唯一的人選。 公孫續等了一會兒,見三人還是不開口,只好親自點名,“喬縣丞,你意下如何啊?” 喬黃心頭苦澀無比,腦中忽然靈光一閃,拱手道:“啟稟大將軍,袁將軍做下這檔子事,實在不宜厚葬,不過下官等人畢竟是袁將軍的舊部,若是太過簡慢,未免又有些對不起袁將軍的泉下之靈。下官見識淺薄,實在不知如何決斷,心里著實有愧,因此請大將軍準許下官出錢出人,給袁將軍辦理身后事。” 蔣慶和陳義聞聽心頭大罵喬黃卑鄙無恥,竟然順手就把黑鍋推了出去。 大喬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此事公孫續之前已經她和通過氣,沒想到這位四叔還有這份急智,倒是不需要另外照顧了。 公孫續佯作思考了一會,點點頭道:“既然喬縣丞主動請纓,那袁公路將軍及其家眷的身后事就交給你了。” “下官遵命!”喬黃拱手答應,心里頓時舒了口氣。 蔣慶和陳義暗自叫苦,他們并不知道公孫續已有決定,思索著如何才能把這份‘重擔’推到對方身上。 公孫續飲了口茶水,看著陳義問道:“陳將軍意下如何?” 陳義看似粗豪,其實心眼不少,否則也不會第一時間趕到壽春把傳國玉璽獻給公孫續,這時忽然伏在地上,大哭道:“啟稟大將軍,袁將軍引火自fen之前曾經再三叮囑末將,務必要讓傳國玉璽和他一起葬身于大火之中!然而末將卻沖進大火中救出了傳國玉璽,違背了袁將軍的命令,對于袁將軍來說末將就是不忠不義之人,末將豈敢、豈能插手袁將軍的身后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