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番外-《烏金墜》


    第(1/3)頁

    番外

    知愿篇:

    生于望族,    記事以來沒受過半分苦,家里頭歷來有重視姑奶奶的規(guī)矩,    底下幾個弟弟對她言聽計從,    父母疼愛,祖母寵溺,長到十六歲那年被選為中宮……細(xì)數(shù)知愿的人生,    沒有任何不足。

    尚家的女兒,    歷來都是進(jìn)宮的命運(yùn),但也正是因?yàn)檫@種早早被規(guī)劃好的一生,    無端讓她感到壓抑。

    她甚至不用參加選秀,    只在中秋那天受皇太后召見,    隨祖母入宮給皇太后磕了頭,    第二天禮部就送來好些賞賜,    并一把金鑲玉如意。

    內(nèi)府總管很明確地轉(zhuǎn)達(dá)了太后的美意,    說皇上到了立后的年紀(jì),理應(yīng)大婚,以正社稷。

    大姑娘和皇上年歲相當(dāng),    人品貴重,    進(jìn)退得體,    且尚家祖輩上多和皇族聯(lián)姻,    大姑娘的生辰八字有母儀天下之象,    請貴府上做好準(zhǔn)備,擇個黃道吉日,    恩旨就會送達(dá)府上。

    額涅替她梳頭的時候,    絮絮說著:“我們尚家姑奶奶做皇后,    已經(jīng)是前幾輩的事兒了,也該再出一位鞏固家業(yè)才好。

    只是你一向長在我手里,    我又只有你一個姑娘,心里實(shí)在舍不得。

    上年朝廷發(fā)旨讓你阿瑪做京官兒,我就知道有這么一天,既來了京里,也不礙的,橫豎離得近,咱們娘們兒想見一面,也不是多難的事。”

    知愿意興闌珊,她對當(dāng)年的太子爺有些印象,那時候就因?yàn)楣冒之?dāng)眾的一句話,太子爺人盡皆知,甭管他長得有多好看,反正不妨礙大家背后掩嘴兒笑話他。

    六年過去了,當(dāng)初鬧笑話的少年已經(jīng)變成皇帝,自己還得嫁給他,這讓她有些不情愿。

    “按著長幼輩分,該輪著姑爸,不該輪著我。”

    知愿垂眼說,黃銅鏡里倒映出一張年輕娟秀的臉。

    她覷覷額涅,猶豫再三道,“我不想做皇后,上回跟著太太進(jìn)宮,那些繁文縟節(jié)鬧得我腦仁兒疼。”

    做母親的哪能不知道閨女的脾氣,知愿擎小兒就有主張,她有跳脫的思想,不服管,這點(diǎn)和先頭老太爺很像。

    可女人的一生,終究和爺們兒不一樣,要是個小子,不管從文還是從武,都由她自己定奪。

    做姑娘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找的女婿夠格,對娘家家業(yè)有幫助,那么就嫁吧,沒什么可打價兒的。

    額涅的眼皮緩慢地眨動幾下,帶著蒼白的聲口說:“可著大英地界上問,哪家的姑娘不愿意當(dāng)皇后?

    別人家求都求不來的事兒,你倒挑揀?

    你姑爸雖是你長輩兒,可她年紀(jì)小,宮里頭不認(rèn),這才選定了你。

    天意不可違,咱們家多大的腦袋膽敢抗旨不遵?

    問問你阿瑪,你要說半個不字兒,非打折了你的腿不可。

    再者,你兄弟們大了要入仕,仗著你的排頭,將來都是國舅爺,不說皇上格外抬愛,就是擱在外頭,誰又敢不高看一眼?

    為了家里頭,無論如何你都得進(jìn)宮,也不枉闔家疼你一場。”

    誰說女孩兒身上沒有振興家業(yè)的重?fù)?dān)?

    以前她不明白,為什么祁人家如此重視姑奶奶,到現(xiàn)在才醒過味兒來,因?yàn)榕呵巴静豢上蘖俊?

    尤其尚家,姑奶奶們不是皇后就是貴妃的命格,女兒幫襯家里,遠(yuǎn)比兒子更實(shí)際。

    無可奈何,最終封后的詔書還是來了,知愿一個人呆呆在屋子里坐了好久,人也像被冷冽的空氣凍住了。

    臨近傍晚時候,她去瞧了老姑奶奶一回,老姑奶奶正忙著剪窗花,歪著脖子擰著眉較勁。

    十二歲的丫頭片子,年紀(jì)小但輩分高,在家里受盡了子侄輩的尊敬,因此見了她,瞥了一眼,老神在在說:“來了?”

    很有長輩風(fēng)范,完全不在乎她是不是就要當(dāng)皇后了。

    “姑爸,您還記不記得早前在江南時候,咱們家接駕的事兒?”

    知愿坐在炕桌另一邊問。

    老姑奶奶說記得,“那會兒的菜色真好,芙蓉黃金糕,做得比現(xiàn)在的廚子妙。”

    知愿說不是那個,“我問您還記不記得在我們家尿墻根兒的小子?”

    老姑奶奶琢磨了半天,“六歲那年的事兒,要全記住挺費(fèi)勁,不過我聽說了,你要嫁給他,人家如今是皇帝老爺啦。”

    知愿沉默下來,點(diǎn)了點(diǎn)頭。

    看著老姑奶奶胖嘟嘟的臉,喃喃自語著:“我要是能一直留在家多好,我還想和您一塊兒讀書呢。”

    老姑奶奶仰起了懵懂的腦袋,“別介啊,讀書多沒意思,進(jìn)宮當(dāng)娘娘就再也沒人考你課業(yè)了,上回你背書不是沒背出來嗎。”

    知愿訕訕閉上了嘴,對于不愛讀書的老姑奶奶來說,只要能免于上課,就算發(fā)配進(jìn)深宮,也不是多可怕的事兒。

    這就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吧!她的苦悶想找老姑奶奶排解,基本就是沒門兒。

    反正詔書下了,該進(jìn)宮還是得進(jìn)宮。

    照著老姑奶奶的想法,受了封就再也不必背書了,也算是件幸事。

    大多時候人躲避不開命運(yùn),得學(xué)著妥協(xié),從無盡的順從里品咂出不一樣的滋味兒來。

    大婚的日子一天天臨近,宮里為迎娶皇后預(yù)備的聘禮一擔(dān)擔(dān)往尚府上送,幾乎把她的小院兒堆滿了。

    到了正日子,宮里來的嬤嬤替她梳妝打扮上,吉服、朝冠、朝珠,一重重往她身上加,霎時一個不起眼的女孩子變成了莊重威嚴(yán)的皇后,只等吉時一到,就登上鳳輦,直入中華門。

    家里老太太和老姑奶奶來送行,先行國禮,向皇后磕頭跪拜。

    知愿紅著眼睛把她們攙扶起來,才要說話,就聽見門上傳來擊節(jié)聲,是催促皇后出門的信號。

    離別在即,往后要見一面就難了,她須拜別家人,便一一向長輩們磕頭辭行。

    老太太和額涅淌眼抹淚,她們心里不舍,誰愿意把含辛茹苦帶大的孩子送進(jìn)宮去呢,再大的榮耀也緩和不了骨肉離別的痛。

    老姑奶奶卻是個異類,她說:“宮里人比咱們家還多,見天趕集似的多熱鬧,你哭什么!”

    知愿被她一說,真有點(diǎn)哭不出來了,最后重新上了妝傅了粉,捧住蘋果蓋上蓋頭,在女官的攙扶下邁出了家門。

    帝王家辦喜事不興喧嘩,皇后車輦經(jīng)過的一路拿明黃色的帳幔圍起來,兩腋禁軍把守著,除了迎親的儀仗,沒有一個閑雜人等。

    因蓋頭遮擋了視線,知愿鬧不清究竟走的哪條路線,只知道車輦進(jìn)午門后,在鋪滿紅氈的中路上走了好久。

    那些簇?fù)碇膶?dǎo)從命婦們將她送入交泰殿,再換恭待命婦,小心翼翼扶她坐進(jìn)八人孔雀頂轎,向北直入坤寧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常市| 江陵县| 绥化市| 儋州市| 神农架林区| 宽城| 五指山市| 肇源县| 尉犁县| 肥东县| 彩票| 扬州市| 西青区| 年辖:市辖区| 峨眉山市| 大余县| 福泉市| 根河市| 滁州市| 阳江市| 峨眉山市| 苗栗县| 河西区| 聂拉木县| 陆良县| 康保县| 凤阳县| 故城县| 晋中市| 新河县| 明光市| 南平市| 含山县| 栾川县| 南安市| 阿克| 买车| 石嘴山市| 屏边| 凤翔县| 茂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