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上墳-《重生之走出大山》
第(1/3)頁
黔省貧困山區的風俗與中華大地上其他地方有所不同,他們一年中有四個重要節日。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元節。
或許有人會問,中秋節去哪兒了?說句實話,中秋節在黔省大部分地區還真不怎么過。
從以上過的節日中,能得到一個規律:所有過的節日,基本上都和亡者有關。
清明節的風俗是掛清,所謂的清就是用白紙剪的紙花。
而中元節就是7月半,也就是鬼節。
鬼節是一個僅次于春節的重大節日,因為在農村傳說中這一天,家里去世的長輩們都會回家,然后作為晚輩自然要辦一桌豐盛的菜來招待從鬼門關回來的先輩鬼魂了。
說這些的目的,是為了說明,黔省,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對鬼神的尊敬,以至于大多數節日都與鬼有關。
姜來陪了外公一下午,然后在二舅家吃過晚飯后,趁著天還沒黑,往外婆的墳走去。
外婆活著的時候,對他們也好,不過外婆對孫子輩都是一視同仁的,與外公形成了兩個極端。
大舅家有錢,所以,大表哥,二表哥自己表姐他們都時常把零花錢省下一些來給姜來外婆。
而姜來外婆平時又不愛到處走動,自然沒有花錢的地方,所以大部分錢都給了正月來拜年的姜來了,然后不用說,不是被他娘親假借“錢太多,怕他丟了”,給收回了,就是被奶奶要去了。
這些事情,在姜來的記憶中非常深刻。如今外婆已去世兩年了,姜來一行人走到她的墳山,才發現墳上的枯草都有兩尺深了。
姜來見此,急忙小心翼翼的把墳上的枯草拔掉,大表哥和二表哥見此,也紛紛放下小慧和小玲,然后幫忙拔草。
很快,墳上的枯草拔干凈,現出了組成墳墓的泥土和石塊。
姜來點上一支蠟燭,又燒了一些紙錢,點燃三炷香后,把鞭炮鋪開,然后由大表哥負責燃放鞭炮。
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起,打破了青山的寧靜,也宣告上墳結束。
中華大地上,真正把古時候的風俗繼承下來了的,反而是大字不識幾個的農村人。
天空開始飄起蒙蒙細雨,那冰涼的雨滴輕輕的落在眾人的頭發和睫毛上,很快便起了一層白霧。
這讓姜來想起兩句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远安县|
宜川县|
闽清县|
隆林|
于都县|
郯城县|
太白县|
景宁|
迭部县|
麟游县|
盐边县|
牡丹江市|
灵寿县|
南漳县|
阿鲁科尔沁旗|
盘山县|
和静县|
桃源县|
都兰县|
田东县|
宁河县|
淅川县|
师宗县|
舒兰市|
吉首市|
固原市|
屏东县|
桃源县|
六盘水市|
盐池县|
鄯善县|
巩留县|
高碑店市|
长泰县|
乳山市|
廉江市|
四会市|
娄底市|
明光市|
潜山县|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