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為此,計劃中設置了各種應急預案。 一級狀況,就是證明出現了最壞的狀況,引來了外星文明入侵。 而按下這個按鈕,自然而然,也就代表著最壞的情況發生了。 頃刻之間。 航天測控船內警報炸響,警燈閃爍,迅速進入戰備狀態。 而周圍海域,以及無人火山島的地下試驗基地,也都立刻進入了戰備狀態。 事實上。 不用航天測控船通報,同樣在海上巡弋的導彈驅逐艦,也已經通過光電設備探測到三千米高空,那極為驚世駭俗的恐怖一幕。 外星文明入侵! 勇者計劃最壞情況發生! 按照計劃的應急預案,遇到這種狀況,根本就不需要等指示了。 直接無限制開火! 開火!! 嗚嗚嗚…… 伴隨著大功率液壓電機的驅動,戰艦艦艏的自動艦炮,迅速旋轉同時高昂炮管。 戰艦的相控陣雷達,雖然無法探測研究藍色云團,但對那些體型龐大的巨獸,自然是能快速跟蹤鎖定。 雷達鎖定之后,跟蹤搜索雷達就迅速介入,將數據源源不斷的輸送給火控計算機,經過快速解算之后,火控系統自動選擇最佳的武器開火。 砰砰砰…… 這時候。 大口徑艦炮,反而是最先仰天怒吼。 大炮作為曾經的戰爭之神,豈非浪得虛名? 尤其是進入信息化、機械化的今天,大口徑艦炮采用全自動化運行。 瞄準、鎖定、裝彈、開火…… 一切都是全自動化完成。 可以說戰艦上的炮手,就只需要確定目標,然后按下開火按鈕就行了。 一發又一發的127毫米口徑、三十多公斤重的穿甲爆破彈,以超過每秒八百米的初速脫膛而出,直躥云霄。 迅速發現、快速開火! 在導彈已經日新月異、越來越先進的當代,艦炮依然是戰艦上不可或缺的武器配置,原因就在這里。 導彈還沒進入數據裝載、熱機發射的時候,艦炮卻可以迅速開火,第一時間就給敵人糊一臉的大口徑炮彈。 恰如此時。 大口徑自動艦炮,已經仰天怒吼,狂轟了三發炮彈。 艦炮后方的垂直導彈發射系統,才啪嗒一聲,打開了第一個發射單元蓋子。 伴隨著噗的一聲悶響。 煙霧升騰,火光躥起。 一枚導彈由慢到快,騰空而起。 導彈尾部的火箭發動機,迅猛燃燒固體燃料,產生強大的推力,噴冒出耀眼的火舌,拉出一道煙柱,直竄云霄。 而這時候。 自動艦炮轟出的第一發穿甲爆破彈,已經精確命中了那頭一口咬住無人偵察機的巨獸。 轟隆的一聲爆炸,響徹晴空。 速度極快的穿甲爆破彈,能夠輕松擊穿上百毫米厚的均質鋼板。 在軍艦中,艦炮一般只會裝填穿甲爆破彈和穿甲彈。 穿甲彈適合于近距離海戰,速度快、穿甲深。 但如今導彈橫行,海戰也變成超視距戰斗了,已經很少有機會,讓軍艦之間拼刺刀般用艦炮交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