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想住哪住哪(求月票)-《大醫凌然》
第(1/3)頁
接連幾天,潘華都奔波于不同的醫院。
慶應義塾大學醫院的名氣還是相當響亮的,尤其是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基本可以看做是頂級醫院。橋本四郎作為慶應義塾大學醫院骨科的二把手,經手的常有來自新馬泰、中國越南等地方的病人。
對于昌西省有錢有權的骨科病人們來說,既然遇到了橋本四郎,自然要請他來看一看。
橋本四郎也確實水平了得,加上沒有心理負擔,很是開出了幾副藥方,并且親自上手,做了一臺髖關節置換術,得到了一致贊譽。
潘華以一助的身份跟隨橋本,算是混了個臉熟,并且得到了多位衛計系統的領導的認可。
充實的三天行程之后,潘華再回到云華醫院,心情愉悅。
他承認,凌然在tang法縫合方面的天賦更好一些,目前的技術也更好一些,但是,做醫生也并不是單純的做手術啊,與各個方面的交往也是很重要的,建立人脈也是很重要的,再者說,凌然只懂得tang法縫合,充其量就是一名厲害的專門醫生罷了。
潘華坐回到自己熟悉的座位上,左顧右盼,非常懷念。
手外科是云華醫院的優勢科室,不像是急診科將所有醫生圈在一個敞開的大辦公室里,凡是主任或主任醫師,都可以有自己的小辦公室,副主任雖然沒有獨立的小房間,也有半人高的綠植將位置隔開,既寬敞,又有一定的私密性。
最重要的是,每位副主任身邊都是同一個治療組的下級醫生,既方便管理,也方便接受吹捧,很是人性化,一些主任醫師沒事的時候,都喜歡過來享受一番。
潘華在本子的醫院里呆了這么久,天天捧橋本四郎的臭腳,偶爾才有機會捧教授的臭腳,也是身心疲憊,很需要精神能量的滋養。
他全身放松的仰在椅子上,腳一推,電腦椅就劃出了綠植區,下級醫生們,立即豎起了耳朵。
“還是在國內舒服,看見一個東西,不用想著用日語怎么說,不用見人就打招呼。”潘華脖子枕著椅子,望著天花板,開啟了話題。
“日本人就是太假惺惺了。”旁邊的主治配合的捧哏。
“就是說,而且醫生還要給病人鞠躬,結果進了手術室以后,還不是那么回事。”潘華撇撇嘴,隨意的吐槽著。
“日本人在手術室里亂搞嗎?”隔壁的副主任問。
“他們有的手術室是有監控的,要是有權有錢的特需病人的話,家屬還能看到手術過程……”
“那就是可以在沒監控的手術室里亂搞了?”副主任嘿嘿的笑。
潘華總算是醒悟過來了,嘿的一聲,又是一聲滿足的嘆聲:“還是國內好啊,去國外進修一趟,幽默感都被磨光了。”
幾名沒蹭上說話的下級醫生,趕緊配合的笑兩聲。
潘華又伸了個懶腰,自我調侃:“這趟出去,不知道急診科又搶了我多少病人。”
“等您回來,他們就搶不動了。”有醫生配合的輕笑。
“恩……”潘華幾秒鐘,問:“他這幾天做了多少例屈肌腱縫合?我是說那個凌然。”
誰都不想觸霉頭,四周的下級醫生都是一聲不吭。
“小鐵,你說。”潘華直接點名。
“那個……24例子吧。”小鐵是潘華一手帶起來的主治醫生,摸著腦袋,很是無奈的回答了。
“唔……”潘華按捺著內心驚訝,將手揣入兜里,緊緊地握拳。
平均每天6例屈肌腱縫合手術,老實說,潘華此前根本沒想過。
就算6例屈肌腱縫合都是單指縫合,一天6例也能把外科醫生累趴下,何況連續四天呢。
不說別的,一直帶著顯微鏡,戴一天下來也要暈的,眼球受得了,耳朵和腦袋還要反抗呢。
但是,潘華看過凌然的手術視頻,知道他此前就有一日四例,一日五例的頻率,再增加一例,也不是什么難以想象的事。
不,其實還是很難想象的。
在潘華的概念里,主刀醫生一天3例屈肌腱縫合,就算是勤勉了,四例只能說是勉強,五例可謂是極限。就是主刀醫生要做,醫院通常也不會安排這么多手術的。
事實上,主刀醫生也不會要求一天做五例的,能主刀屈肌腱縫合醫生起碼都要40歲了,就是純粹的站立十幾個小時都要命……
潘華的思維,猛然的停頓了一下。
“凌然今年22歲?”潘華回憶著問。
“是。”小鐵看看兩邊,沒人回答,就只能委委屈屈的應了一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原县|
怀柔区|
女性|
文昌市|
文安县|
邵阳县|
马山县|
广安市|
措美县|
临夏县|
洮南市|
宣恩县|
陇南市|
外汇|
江阴市|
准格尔旗|
沂南县|
潜山县|
勃利县|
定日县|
长沙县|
郁南县|
奉节县|
白朗县|
玉树县|
桂林市|
哈尔滨市|
乌兰察布市|
谷城县|
无锡市|
开远市|
仙游县|
秦皇岛市|
苍梧县|
朝阳区|
巨野县|
朝阳县|
龙山县|
承德市|
布拖县|
安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