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兩百六十八章 汝之志,吾不及也!-《大秦嫡公子》


    第(1/3)頁

    冀闕。

    越來越多士人出聲,在場的飽學之士,始而人人驚愕,繼而唏噓感奮,而后也開始主動發聲,冀闕內呈現出一片蓬勃奮發氣象,人人孜孜探求,各抒己見,又彼此詰難,相互爭鳴,求治問道之熱烈,可謂空前。

    這場大議足足持續了數個時辰。

    秦落衡坐于高臺,從田陵始發聲,便一直奮筆于案上,不敢有任何的遲疑松懈,而今他身前案上,已密密麻麻寫滿了數張紙張,上面皆為臺下諸多名士提出的治理之策。

    事無巨細,包羅萬象。

    從田陵的‘稍寬稍緩,輕徭薄賦’,到蕭何的‘整飭吏治,任賢使能’,再到陳平的‘寬以大政,嚴以行法’,再到蒯通的‘防范勾連,遏制豪強。’,還有其他士人的治世之言,皆是針砭天下時弊之良策。

    他對此也肅然起敬。

    若大秦真能踐行這些治世良策,何愁不能實現天下大治?何愁不能實現真正的長治久安?又何愁不能讓華夏文明亙古長存?

    場上。

    隨著程邈道出‘法不溯及既往’和‘有利追溯’后,冀闕內盤坐的士人便再沒起身發言之人了,四周的熱議聲漸漸消退。

    冀闕悄然恢復了安靜。

    眾士人盤坐在席,目光深邃飄移,顯然還沉浸在思忖之中。

    前面數個時辰,雖不是人人都有起身發言,但發言士人大多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他們在聽完其他人的見解后,也是若有所思,心中生出不少感念,對天下治理之難,有了更深徹的體會。

    記下程邈所說之策后,秦落衡也終于停了筆。

    這時。

    扶蘇起身問道:“秦博士,眼下在座的諸位名士皆已陳抒己見,你為這次大治之議盛會的操持者,不知你對天下治理又有何見解?”

    扶蘇話語豁達親切,并無倨傲浮華之氣,儀態謙恭厚重,不顯半分偽善。

    秦落衡拱手回禮,緩緩道:“我雖見過人間疾苦,但年紀在這里,閱歷也屬實有限,若真提出什么治理之策,恐怕也是顧頭不顧腚,說出來也就博人一笑,登不得此等大雅之堂。”

    “聽了諸位的慷慨陳言,我亦是心潮澎湃。”

    “若天下真能實行大治,又將是何等的興盛治世,然隨即我卻是想到了一個問題,若天下真的實現大治,將會是何等場景?”

    眾人一愣。

    他們倒是沒細想過。

    唐歷沉思片刻。

    緩緩道:

    “天下大治,古人倒有一定描述。”

    “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如此。”

    “可稱為大同社會。”

    “道、墨、法雖政見不同,但大多也認可這個觀點。”

    “若天下大治,當為大同!”

    “秦博士,莫非對此有不同看法?”

    秦落衡點頭,又搖了搖頭,輕笑道:“我才疏學淺,豈敢妄議此等,只因我為大秦博士,得以能借閱天下書籍,數月來,為了這次士人盛會,也是看了不少諸子的書籍,雖囫圇吞棗,不求甚解,但多少也了解了一些。”

    “在諸位眼中,天下大治后,當為大同社會。”

    “而我認為是,但并不全是。”

    “儒家崇‘禮樂’、‘仁義’,故儒家構造的理想社會,需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節用而愛人,使百姓足食,國家足兵,以此來取得民信,因而儒門士子的治理之策,大多以仁義為念。”

    “道家主張‘為政以德’、‘以德服人’、‘無為而治’,因而有人提出要‘稍寬稍緩,寬以大政’。”

    “墨家主張‘兼愛’、‘非攻’等主張,因而有士人提出要‘任賢使能,反對任人唯親’。”

    “法家主張‘以法為本’、‘法不阿貴’,因而有人提出‘整飭吏治,嚴以行法’。”

    “諸位所言皆言之有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果县| 平定县| 天水市| 正镶白旗| 简阳市| 兴安县| 甘孜| 阳山县| 武清区| 安顺市| 鹿泉市| 阳春市| 隆林| 慈溪市| 邻水| 辛集市| 乌什县| 洪雅县| 定结县| 蒲城县| 莎车县| 光山县| 东莞市| 东辽县| 永泰县| 河源市| 睢宁县| 南汇区| 阿拉尔市| 开化县| 承德县| 四川省| 南康市| 托克托县| 河西区| 尼勒克县| 崇文区| 孟津县| 基隆市| 光泽县| 惠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