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陸平仁聽見陳南的一聲“我愿意”,整個人站在那里,身軀顫抖,兩目泛紅,哆嗦的嘴唇里,興奮的說出幾個字! “好!” “好!” “好!” 陸平仁連說三聲好,把于眉和一旁的沈鈺淵都看笑了。 “陸某三十年來,未招生一人!” “你若是入了我陸平仁的門下,我定不會虧待與你!” 陳南看著眼前這個身穿病號服的老者,雖然氣色很差,但是此時卻一改方才的暮氣,眉宇之間忽然煥發了一種枯木逢春一般的朝氣,隱約間沖天凌云之志,不怒自威,可想而知其年輕時候的風采。 陳南深吸一口氣:“學生拜見陸師!” 陸平仁雙目含喜,卻擺手說道:“不算!不算!” “今日雖然是你我師徒首次見面,但卻甚為心傳,可見心見性,卻有念念相通!” “伱為我陸平仁關門弟子,我不能怠慢于你!” “陸澤一!” 說話間,陸平仁直接對著門外叫到。 這個時候,門口剛才的男子走了進來:“爸。” 陸平仁鄭重其事的說到:“擇吉日,選良辰,發請柬,辦拜師禮!” 陸澤一聞聲,頓時愣了一下,隨即連忙點頭! 這種事情,他陸澤一可不敢忤逆老爺子。 “好的,爸,這件事兒我來做就好了。” 陸平仁點頭笑了笑:“好,去辦吧,辦好了!” 說完,陸平仁看著陳南,說道:“小陳,你先回去休息休息,你為我陸某關門弟子,拜師禮,不能簡單了!” 陳南以前從來沒有過拜師經歷,所以對于這個東西還真的不是很了解,聽見陸平仁開口說話了。 他這才點頭:“好,陸師好好休息,學生不打擾您了。” …… …… 陳南和古藺離開之后,陸澤一這一次親自把兩人送到了樓下。 陸澤一看著陳南,有些疑惑,老爺子見了陳南一面,就定了關門弟子的身份? 不過,既然是老爺子的決定,他自然得遵循:“小陳,我叫陸澤一,排行老五,你拜師我父親,以后叫我五哥就行了。” “這幾天我會給你發點東西,拜師用的,你收一下。” “到時候具體信息我通知你。” 說話間,陸澤一和陳南交換了聯系方式。 古藺看著這一幕,多少有些羨慕。 他此時的腦海里,一直回蕩著一句話。 “今日雖然是你我師徒首次見面,但卻甚為心傳,可見心見性,卻有念念相通!” 這話,可不是亂講的! 心傳……見心見性……念念相通…… 這老爺子不會…… 古藺想到這種可能,都有些覺得后怕。 他肯定是沒有機會來見證拜師禮的。 但是,他有一種預料,就是老爺子這一次的收徒禮肯定不是一件小事兒啊! 陳南此時雖然不懂太多,畢竟他根本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所以此時也充滿了敬畏。 中醫圈子,特別是這種規格比較高,傳承很嚴苛的圈子里,對于拜師禮可不是隨隨便便叫聲老師那么簡單! 中國傳統的行業,不論是什么領域,教授知識的學堂,傳授技藝的梨園、作坊、武館等,可以說百工技藝,多是采用師徒帶徒弟的方式,一路傳承過來的。 以前的中醫也是如此! 這也是為什么傳統上經常講“拜師學藝”,拜師是學藝的前提。 這種師徒關系,融入了中國傳統的家族道德倫理,中國人講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俗諺云,“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傅”,師徒關系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這個拜師,肯定不簡單。 …… 而陳南和古藺離開以后,于眉和沈鈺淵卻面色凝重的看著床上閉目自喜的陸平仁。 “老陸,你真的想好了?”于眉忍不住問了句。 陸平仁嘴角上揚,不怎么說話。 沈鈺淵也是忍不住深吸一口氣,有感覺今天的經歷和心電圖一樣驚險…… 他沒想到陳南會有如此驚艷的表現,甚至讓于眉都下不了臺。 但是……他更沒想到的是陸平仁老爺子這突如其來的收徒。 其實,收徒就收徒,但是……陸平仁剛才的那句話顯然不是一般的收徒。 見心見性、念念想通……這他娘的收的可不是一般的徒弟啊! 只有入室弟子,才有這樣的一番待遇! 沈鈺淵本身對于收徒就很了解,這些年,他的學生弟子研究生博士生都快要破百了,說是桃李滿天下真的一點也不過分。 但是! 他這么多年還從未收過一個入室弟子! 一般弟子分三種。 雖然稱呼不同,但是基本上無非三類。 第一類:入門弟子,也叫學道弟子。 拜了師就算進了門,都可稱弟子,這種弟子稱為入門弟子。 拿教書授徒的孔子來說吧,弟子之多,史載三千之眾,這三千弟子中大多屬于入門弟子,平常也就是上課時來聽聽課,下課就走人,私下并沒有過多交往,更沒有一對一的私授。 之所以叫入門弟子,也是對初拜師學生的稱謂,意為方進師門,學藝不精。 入門弟子也好,學道弟子也罷,說白了,就是可以跟隨學習,但是沒有特殊待遇。 第二類:是登堂弟子,有些地方也叫入門弟子。 以孔門為列,七十二賢人可歸為登堂弟子。古代傳授技藝的庭院一般比較大,進了門之后,還要穿過長長的庭院,然后才進得廳堂。 所謂登堂,也就是拜師習藝已經有些時間了,與師父相處的時間很長,期間得過老師的指點,進步很快,學業技能已經有所成。 登堂弟子不同于學道弟子,需要正式拜師,需要遵守本門規矩。 往往這些弟子是從學道弟子中產生的,也有的是經由中間人引薦的,還有一種情況是師父自己看中并主動收徒的。 最后,才是入室弟子! 入室弟子,是師父重點培養的對象,今后要接道統承法脈的。 還拿孔門為例,連率真的子路也曾被孔子批評為“升堂而未入于室”,可見入室不易,弟子雖多,最后能入得室者也就幾人而已。 而一旦成了入室弟子,師父就要“口傳心授”一些真東西。 所謂心傳,在于心心相依,念念相通,重的是誠意正心、見心見性,這靠的是自己。口授的是技藝學問,重在明師善導、弟子好學,這靠自己更靠老師。 一個人的學問技藝可通過老師面提耳命的形式學習積累下來,但道統法脈卻不能以此而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道”可意會不太容易說得明白,須誠意正心、以心觀心的去悟、去修、去踐行。 三種弟子,對師門而言,入室弟子需要的天賦與心性最高,當然也最難遇。 但是,一旦遇到,師父往往會主動把其收為入室弟子,以使本門的法脈技藝傳承下去。 這也是沈鈺淵真正震撼的一點。 剛才陸平仁說雖然見了陳南只是第一次見面,但是卻見心見性,念念想通。 顯然! 陸平仁就是動了收陳南為入室弟子的心了。 入室弟子,已經可以說是另外一種傳承了。 古代不少老師傅在走了之后,把衣缽傳給弟子繼承,而并非家人,這就是所謂的入室弟子。 這種師徒關系十分牢固,這也是為什么那些武俠中為師報仇一類的…… 師徒,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承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天地君親師,可見一斑! 沈鈺淵這么多年來,也只有一個入室弟子,那就是宋愛國,宋愛國當入室弟子以后,沈鈺淵對他的培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無論是科研臨床還是生活,都是如此! 要不然,宋愛國一個白手起家的人,也根本不可能在首都這樣的地方在二十年間有如此成就,還成為了首都三甲中醫院東直門醫院的院長。 可以說,這一切離不開沈鈺淵的培養。 入室弟子,完全是當成親人去看待的。 而現如今,陸平仁三十年沒有收徒,這一收徒就是入室弟子! 沈鈺淵能不震撼? 而且,陳南必將成為陸平仁的關門弟子。 關門弟子雖然不是三類弟子分類之中的一員,但是意義也不一樣。 關門弟子,指老師所收的最后一名弟子,此后則收山,不再收直傳弟子了,而由徒弟去收徒孫——再傳弟子。 一般地,關門弟子是老師最鐘愛的弟子,因此在眾弟子中地位特殊。 這也是為什么這一次青年中醫培訓中所有人對于關門弟子趨之若鶩的原因! 而現在,陸平仁老爺子直接一步到位。 入室弟子+關門弟子。 可見其對于陳南的喜愛程度有多少! 可是……這終究只是第一次見面啊! 一次見面,就下了如此決定,陸平仁對于陳南的喜愛完全可以說是一見如故。 沈鈺淵深吸一口氣,看著床上陸平仁,忍不住苦笑一聲:“你這可是一步到位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