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王朗送糧-《三國瑯琊王》
第(1/3)頁
王朗從彭城菑丘來了,為開陽城帶來了一批救濟(jì)糧食。
這批糧食約有三千石,約就是二十萬斤左右。
二十萬斤糧食,如果是按早兩年前的糧食價格,那么就約價值七八十萬錢,但現(xiàn)在,怕就價值二百萬錢上下。
這大漢時期, 使用的是一種叫五株錢的銅錢。一個銅錢在這個時候叫一文錢,但其價值約等于后世的三毛多。可因為這一年多來的黃巾暴亂的關(guān)系,對大漢的經(jīng)濟(jì)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通貨膨脹得很厲害。
原本買一斤米,約就需要四、五個株錢。現(xiàn)在,起碼需要十個以上, 個別地區(qū),數(shù)十文錢一斤米不等。可以說,因為戰(zhàn)亂, 多地糧食減產(chǎn)失收,另外也有一些地方地主以及富戶商賈屯積糧食的關(guān)系。所以,現(xiàn)下的大漢,經(jīng)濟(jì)體系已經(jīng)很混亂,不同的地方,五株錢的價值是完全不同的。
徐州勉強(qiáng)算是不錯的,所以,經(jīng)濟(jì)體系并沒有太過混亂,還算是在一個可控的范圍之內(nèi)。
但要說的是,大漢民間,作為交易的并非就只有五株錢。有時候,民間百姓更多的是以物易物,因為一般的百姓,其實真的沒有幾個錢的,基本上等于是農(nóng)耕社會的大漢,百姓沒有太多的賺錢途徑。
工業(yè)基本等于無,商業(yè)又基本掌握在士族豪門、地方豪強(qiáng)的手上。尋常人家的百姓, 也基本接觸不到賣買營生, 最多就是做販夫走卒,干一點小生意營生。
還有,就是投入那些士族豪門,地方豪強(qiáng)家中,為奴為仆,為他們干事,賺錢過活養(yǎng)家。
但大漢百姓,大多就如早前的劉備。劉備其實也算是這個大漢時期的普遍百姓的寫照。
販買草鞋草席的也并非只有劉備,實際上,一般百姓也大多都是如劉備這般,平時耕作,閑時干一點別的營生。編織草鞋竹蔑等等只是一方面,還有打獵捉魚、收集一些山貨,織布養(yǎng)畜等等,這些是一般百姓的副業(yè)。
每到趕集的日子,百姓就會帶著那些閑時積累下來的草鞋草席、山貨家畜,布匹雞蛋等等物品,到集市去售賣,換點錢。但更多的是直接以物換物,
另外, 在大漢交易其實還有金、銀。
通過絲綢之路,大漢朝廷的使臣攜帶著大量的茶葉、絲綢、陶瓷等大漢的特產(chǎn),從西方世界換回了大量的白銀。這絲綢之路開通了后的三百多年時間,也并非僅僅只有朝廷方面前往西方世界,另外一直來,都有著許多商隊往來于大漢跟西方。
因此,黃金、白銀、珠寶等等,大量流入大漢。
流入大漢的黃金白銀有多少,這具體有多少無法計算。
但是,也早在大漢形成了一種觀念,知道黃金白銀這些都是貴重金屬。
在大漢的上層社會,在權(quán)貴士族豪強(qiáng)之中,他們早就已經(jīng)接受了用白銀黃金交易的情況。
當(dāng)然,黃金白銀在大漢也并非是朝廷正式承認(rèn)的貨幣,真正的貨幣就只有一種五株錢。可是,黃金白銀其實早就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交易貨幣,并且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匯率。
如一兩白銀等于一貫錢(一貫即是一千),一兩黃金等于十兩白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沁县|
青岛市|
潜山县|
南川市|
将乐县|
东光县|
灵武市|
肥城市|
额济纳旗|
沧源|
诏安县|
永善县|
乌拉特后旗|
苗栗县|
大余县|
广州市|
乌鲁木齐市|
郴州市|
鹤庆县|
济南市|
若尔盖县|
吉木萨尔县|
东宁县|
远安县|
西昌市|
彰化县|
合阳县|
江城|
崇礼县|
宜阳县|
花垣县|
获嘉县|
洪江市|
平舆县|
延吉市|
政和县|
武强县|
天津市|
沐川县|
铅山县|
延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