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共同的敵人是誰? 當然是英國了! 作為老大總是會拉仇恨的。 而且對于法蘭西第二帝國來說,英國可是死敵。 這不是歷史的原因,也不是因為利益上的沖突。而是因為英國人謀殺了他們的皇帝,當然直到現(xiàn)在這仍然是只有極少數(shù)人知乎的絕秘,不過克勞德卻也是知情人之一。 如果說大明是想要“殺鷹吃肉”的話,那么,法蘭西就是恨不得食其骨了。 為了能夠報仇,法國人當然愿意承受一切代價。 不過就是一塊屬于法國勢力范圍的土地而已,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法國之前的態(tài)度,完全是為了面子,現(xiàn)在為了復仇,法國自然愿意付出一些代價。 當然了,這并不是意味著俄國不需要付出代價,作為法國認同俄國占領朱諾灣地區(qū)的代價,羅馬帝國需要向法國支付300萬金盧布,用于購買那片在另一個世界被稱為“吉布提”的土地。 兩國外交官員在中都達成共識后,羅馬帝國方面就爽快的簽了約,付了錢,對于羅馬帝國而言,朱諾灣的到手,不僅意味著他們得到了一塊非洲殖民地,更重要的是,他們得到了進軍印度洋的據(jù)點,有了這個位于非洲東海岸的據(jù)點,他們就能有一個轉(zhuǎn)運基地,那么羅馬帝國就有了一個可靠的港口方便從本土航行到印度甚至更遠的太平洋。 這也意味著,北極熊的爪子終于伸到了印度洋。 盡管這頭北極熊的舉動對英國構(gòu)成了威脅,可是對于深陷英布戰(zhàn)爭泥潭的英國人來說,眼下他們根本就顧不上這一切。 “我將會竭盡全力結(jié)束這場戰(zhàn)爭,讓大英帝國的榮耀重新照耀那片沃土。” 在喀士穆火車站,戈登這位“蘇丹的征服者”面對前來送行的官員們,如此信誓旦旦的說道。 對于成功征服了蘇丹,并且鎮(zhèn)壓了“馬赫迪起義”的戈登而言,他有足夠的自信能夠完成這一使命。 甚至在踏上前往蘇丹港的火車時,戈登都禁不住想象著,他將如何成為為自己戴上“南非征服者”的頭銜。 “……首先,我們需要大量的機槍?!? 在奔騰的火車上,戈登直接了當對隨從軍官查理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