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唐雨朝作為一個研究學問的人,最是喜歡那樣的場景了。 “哈哈,慢慢來,肯定會有那么一天的……咦,什么時候方以智投稿了?” 楊子正好奇的看到了一篇署名方以智的文章。 《駁尼山書院孔興榮建議方以智與科學劃清界限之建議》,這是這篇章文的標題,直接明了。 這內容的第一句便是:“圣人教吾仁義,而今圣人之后卻教吾斷義,此何其矛盾也!” 之后的內容便方以智陳述他是如何與楊子正認識,又如何欽佩科學的理念與哲學的概念,并稱楊子正是古往今來把學問劃分得如此精妙的第一人。 接著他又陳述了楊子正并未反儒的理念,揭露了孔家只因楊子正把儒學劃分到哲學子類,就認為楊子正矮化儒學之謬論。 反正是洋洋灑灑一大篇,說他方以智治學不以派別為立場,只以優劣為導向,包容百家,他還在文章中勸孔家要學會包容易百家。 “他這……呀,唉,我都說了,可以暫時跟我撇開關系的嘛,如果這影響了他的科舉與仕途怎么辦?” 楊子正是真的哭笑不得,其實他真不在意也不在乎一些人為了自己的前程與科學與楊子正割裂的,反正成王敗寇,如果他楊子正成功了,這孔家就會被他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敗了,啥也不用說,現在爭有什么好爭的。 這是學問主次的斗爭,這孔家儒家倒是對斗爭挺敏感的。 他不反對儒學,但他反對孔家啊,滿嘴仁義道德,去翻一下曲阜歷年的案件就能知道這孔府什么齷齪事沒干過?什么叔嫂亂倫的,殺人全家的,禍害鄉里的,投敵賣國的……然后他們曲阜的縣令還要孔家說了算。 這都什么玩意啊,真當自己是國中國了,以為自己是孔子的后代就特權玩到跟帝王一樣了? 楊子正搖了搖頭,“行吧,這是密之兄他自己的行為,我尊重他。對了,我這次過來是想給老師你提官的,看你有沒有興趣。” “給我提官?嗯哼,不用提了,我當這個總編輯挺好的,每天看著這天下讀書人寫的文章就很愜意了,老朽老了,沒什么金錢與權力欲望了,你還不如去培養個年輕人。”唐雨朝問都不問楊子正是什么官就拒絕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