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后沒有效果,各部打得畏手畏腳。 再之后他又鼓舞士氣:“守是死,戰也是死,如果奮力一戰或許能夠死中求生。我智術短淺決意孤注一擲,明天望諸位能夠竭盡全力。” 然后幾次組織突圍,皆告失敗,不久明朝的糧餉斷絕,城中糧食短缺。 看看這內外戰局,大明朝堂還能怎么辦?之前的張四知聽說周延儒來替代他的首輔之位還是滿心的不服氣,現在他是燒香感謝周延儒來接這個爛攤子,真特么的這局面太難了,沒有誰能整得動啊。 只是兵部尚書陳新甲倒是活躍得很,他暗示崇禎他已經派人跟建奴談過了,可以議和, 讓崇禎指派代表人去談。 崇禎問陳新甲派誰合適? 陳新甲說馬紹愉,這馬紹愉正是之前督戰洪承疇之一, 他了解戰事, 剛好又在遼東,所以他是最合適的。 于是崇禎便下了一道詔,封二品官銜前去與建奴議和。 但這崇禎也是鬼得很,只是給了虛名卻沒有給文書,導致人家建奴根本不跟馬紹愉談,于是馬紹愉無奈,只好再向崇禎要文書。 其實此時的崇禎還在猶豫不決,但直到他接到了最新戰報:十二月二十七日,李自成乘勝再攻開封,連續攻陷其所屬許州、禹州、陳留、通許、尉氏、洧川、鄢陵、臨潁、長葛、新鄭、汜水等十余城。李自成攻城,巡撫高名衡、總兵陳永福竭力抵抗,而永福射李自成中目,李自成遂撤圍而去。 崇禎決定把這個事先放一放,因為李自成受傷肯定短時間內不會再作惡了,那大明是可以松口氣的。 這下陳新甲急了,但他再急也沒用,崇禎下不了決心啊。 而此時的遼東戰事已到了最后時刻,再不議和那就沒有資本了,所以陳新甲再次上書崇禎分析遼東戰事。 崇禎沒辦法,只好給了馬紹愉文書,讓馬紹愉繼續去談。但是建奴根本不急著談,天天與馬紹愉討價還價。 皇太極開出天價:大明每年要向大清歲貢黃金三十萬兩,白銀二百萬兩的歲幣。 馬紹愉到是盡力,還價黃金五千兩,白銀五十萬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