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由于海上沒有大明的勢力,更沒有建奴的勢力,所以這么一支大船隊從安南往北進發后竟沒有人知道。 包括福建的鄭家也不知道,這足以見得現在中華民軍的水軍訓練得真的有一套了。 那是從荷蘭人那里知道了一條暖流的存在,就在呂宋島的外海,隨著暖流入前走,船可以一直以最快速前行。 除了安南的船隊北上, 大明也做好了接應工作,特別是周遇吉已經把天津港周圍早早的封鎖了,保證消息不會泄露。 其實這個港口也就是為了中華郵行而存在,大明的船只不能出海,所以沒有人用。 九月是旬的某一天,夜幕降臨時,一隊海船緩緩的駛進了天津港,離碼頭數百丈的距離就被士兵封鎖了。 吳興榮與馮萬鈞第一次見到了大明的赫赫有名的將領周遇吉。 “周都督, 幸會。”吳興榮、馮成鈞與周遇吉相會。 “二位將軍辛苦了,來,快上車。” “有勞周都督了。” “客氣客氣。”周遇吉雖然雙眼在兩位年輕的將領身上查探著,但余光卻看著下船的中華民軍的士兵,井然有序,令行禁止,而且個個都像標槍一般挺拔,精神抖擻。 趁著夜色,一行人通通悄悄的消失在了去往京城的方向。 按照計劃,他們必須要到京營把武器交接讓對方簽收了,并要試射甚至教會大明將士基本的運輸與操作方法。 連夜將火器與人員一起送進了西山大營,中華民軍一行人便迅速值班守備與休息。 翌日,天還未亮,一聲竹哨便響起,嚇得西山京營的士兵們都跳了起來。然后立馬有人去查看,原來是過來的中華民軍的人開始晨練了。 這下鬧得整個西山京營的都睡不著,周遇吉也被吵醒后來到了操練場,他也很想見識一下這支在安南所向披靡的軍隊到底如何。 “集合,向右看齊, 向前看,稍息,立正,報數!” “1、2、3、4、5……” 當一隊隊的士兵及將領都入列操練,周遇吉來了興趣,這紀律倒是非常的嚴格。 “報告首長,三營應到328人,實到328人。”一個軍官跑步過來立正敬禮,吳興榮回禮。 “歸隊。” “是!” “報告首長,四營應到354人,實到354人。” “報告首長,五營……” 周遇吉看到這,瞇著眼睛頓了頓,這紀律,嘖嘖,站隊都那么的工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