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與建奴第一次交戰了,能來點月票與打賞刺激一下作者么?) 吳興榮此時正站在古北口長城上,看著千里鏡不停的眺望著,同樣與他一起眺望的還有周遇吉。 這個不過三十幾歲的大明良將近日與吳興榮倒是混到了一起了,周遇吉也是一個十分好學之人,對于中華民軍的許多東西很感興趣,雖然吳興榮等人從不收藏著掖著什么, 周遇吉不懂就會問。 但是周遇吉發現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哪怕他知道了中華民軍的方法他也實施不了。 一是沒錢沒糧沒好設施,人家士兵頓頓吃肉,每天都是中華郵行北京分行的人送肉過來給他們吃,看得京營的士兵們口水都流了一地。 二是士兵素質沒法比啊,人家中華民軍的士兵個個都是識字的, 會寫會畫的,還會做基本的測量,比如什么角度, 什么風向等等這些連周遇吉都聽不懂的東西。 三是人家訓練、管理等都是一套一套的,照著全抄下來都沒用啊。 沒法比,差距太大了。 在出發前崇禎還把周遇吉叫去宮中問話,問他學了多少了,周遇吉把實際情況一說連崇禎都不說話了。 特么的崇禎都不能頓頓的放肆吃肉,大明的士兵怎么做的到?更別提那些士兵個個識字會寫會畫了,大明有多少將領都不會。 “果然如大都督所料啊,周都督快看右前方兩點鐘位置有狼煙起了。”吳興榮興奮的說道。 “什么兩點鐘位置?”周遇吉根本聽不明白吳興榮說的話。 “啊?那個,是方位,這個怎么說呢,回頭我畫給你看,先不說了,應敵為先。”吳興榮沒法解釋啊,這懷表是班長以上的軍官的必備,也是楊子正帶起來的表達方位的術語。 現在大明許多的人連懷表都沒見過, 根本不知道這個表是什么東西, 這怎么解釋? “通知飛行偵察營,升空,兩點鐘位置。”吳興榮朝身邊的人喊了一句。 “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