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當下,我覺得他們安于現狀,對我們而言其實也是一件好事,軍械處我雖然是首官,并且不受洪貴管轄。 但讓洪貴知道有更好的武器,他若直接往中書省上折,就算陛下知道洪貴有問題,但大臣們不知洪貴與北狄勾結的事,若其中一部份人支持我配合洪貴,給朔方軍全軍換兵器,陛下是不能反對的。 他有本事往北狄送糧,之后同樣有本事往北狄送這些鋒銳的兵器,就算他不往北狄送武器,但這些武器落入他的手中,不確定的因素可就太多了,這也與咱們之前悶頭暗自壯大的想法相違背。” 經陳徽音一勸,唐耀靈心里的那點不快,瞬間煙消云散,他只看見鑄造坊的人懶惰的一面,與其他辛苦訓練的戰兵形成先明的對比,覺得他們會影響到其他戰兵訓練的積極性,因此只顧著生氣,而忽略了其他事情。 他提起筷子,給陳徽音夾了一塊排骨,輕聲道:“多虧你提醒,不然我差點壞了事。” 陳徽音則笑道:“咱們站的角度不同,看問題自然也不同,并且你氣過之后,冷靜下來,自然也能想到我之前說的那些情況。” 鑄造坊鐵匠懶惰的事情,就這樣這去,之后陳徽音時常進山,每次進山,不是砍些竹子,就是砍些樹,就見她一個勁的折騰,新武器一件都沒見著,因此軍中,漸漸有些不利于她的風傳。 陳徽音自然也聽過這些傳言,卻嚴令身邊伺候的人,及那十名親衛,不得與人爭執起沖突。 倒是唐耀靈罰過幾次那些傳謠言的士兵,并且加重所有戰兵的訓練,用唐耀靈的話來說,既然還有精力說人閑話,顯然平常的訓練力度不夠。 日子一晃進入九月,九月上旬旬假時,陳徽音跟唐耀靈知會了一聲,便帶著人回了太平村,此刻靈武郡各州縣的秋收已經接近尾聲。 雖然今年干旱,但因為去年搶修了水渠,再加上陸稻的普及,并未減產,在這樣的干旱年,還能大豐收,是一件相當值得開心的事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