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少女小字為“明”,是眾女中家世最好,也是出落得最為標致的一個。 因為讀過一些詩書,所以相比起普通越女,多了一分溫雅嫻靜的氣質(zhì)。 無咎之所以清楚這些,是因為兩人本是同鄉(xiāng),自小青梅竹馬,幾乎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可惜世事難料,明被大夫文種相中,進獻吳王夫差 無咎作為臣子,只能從命。 這一路上他故作冷漠,不與少女說話,一是為了避嫌,二也是怕自己無法壓抑感情。 不過楊遇安不必顧忌這些,主動打馬上前。 他繼承無咎的記憶十分稀碎,需要時間整理,跟“熟人”交流有助于串聯(lián)記憶。 這是他歷次遺愿任務(wù)積累下來的道經(jīng)驗。 明看到情郎走來,目光陡然一亮。 這個年紀的少女,喜惡全都寫在眼睛里,掩飾不住。 “此去吳國尚有四五日腳程,你的履還能穿吧,要不要給你換一雙新的?”楊遇安從馬背上取下行囊。 “大兄的履,一雙頂我兩雙,我穿不了呀!” 少女輕笑著抬起腿,小腳丫子搖呀搖。 雖然沾了點地上的灰,不如臉蛋白皙,但依然細膩誘人。 “安心吧,臨行前阿姊為我準備了三雙履,夠用了?!? “那便好?!? 楊遇安點點頭,想著怎么繼續(xù)找話題?!? 不過很快他就發(fā)現(xiàn)自己不必費心了。 少女憋了太多天,仿佛一堆干柴,如今輕輕一點,話頭便如熊熊烈焰般漫天飛舞起來。 他只需要在一旁捧哏就夠了。 如此閑聊一陣,眾人走到一座山前,明臉上的笑意忽然凝重,全身不自覺發(fā)抖。 其他少女的反應(yīng)也差不多,甚至有人哭鬧著要回家。 若非兩旁士兵嚴密看護,恐怕要跑掉一半人。 “怎么回事?”楊遇安不解地看向明。 后者指著叢林密布的高山,聲音微微發(fā)顫:“大兄,那里面……會有山鬼嗎?” 山鬼? 楊遇安微微一愣,一段記憶猛然喚醒。 原來無咎等人先前路過一處野鄉(xiāng),聽鄉(xiāng)人說起眼前這座山林有吃人的山鬼出沒。 這種無稽之談無咎自然不當回事。 哪知后來進山,隊伍真的遭遇山鬼襲擊。許多人在驚慌中跑散。 等最終去到吳國都城時,足足比原定日期晚了一個月。 “美人”也只剩七個。 此事差點釀成嚴重的邦交事故。 幸好大夫范蠡及時周旋,才避免兩國戰(zhàn)火重燃。 毫無疑問,無咎作為運送隊伍的負責人,算是嚴重失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