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人登天,有人下山-《劍懸天門》
第(1/3)頁
李明月的心,此刻是真的一點也不平靜,說是驚濤駭浪都不為過。
孟子生接著道:“想要平靜,就得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正所謂‘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為圣,圣而不可知之謂神。’唯有如此,方知何為浩然正氣?!?
孟子生看著遠方的海面,整個人就像是突然變了一種氣勢,接著道:“所謂浩然正氣,其實就是至大至剛的昂揚正氣,是以天下為己任、擔當道義、無所畏懼的勇氣,是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間,無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氣。有此浩然正氣,自可笑攬風云動,睥睨大國輕,俯仰天地間,浩然無所愧。”
他收回眼神,看著李明月道:“而李仙師要做的,唯靜心爾。這一點,陳老神仙做得就很好,他雖不能算是個讀書人,卻讓我等讀書人自慚形穢。”
孟子生說完,微微一笑,接著道:“海上生明月,李仙師不妨先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放下這紅塵萬般事?!?
說完他對著李明月行了一禮,轉身向著山崖下走去,一邊道:“在下在思崖書院等候李仙師。”
李明月回禮相送。
孟子生走后,李明月獨自站著山崖上,海風吹拂,有些寒冷,風中卻藏有一種別樣的韻味,李明月便走到山崖邊緣,面朝大海,盤膝而坐。
夕陽西下,暮色降臨,視線也漸漸變得昏暗迷離起來。
天一旦黑下來,世界就好像也安靜了,只有夜風吹拂而過的聲音,時不時伴隨著海浪拍打懸崖的聲音。
李明月閉著雙眼,放空心靈,感受著這靜謐的時光。隨著時間流逝,光線越來越暗,海面上有一輪明月緩緩升起,融合了海岸線上的萬家燈火。
李明月雖然閉著雙眼,卻似乎能夠看到這一切,這讓他覺得奇妙無比。
孟子生說了,目之所及,是道,目光不能看到的地方,亦是道。那么心之所及,心所不及,是否也是道?其實李明月對這句話有另一層的理解,那就是看得到的是道,看不到的也是道,看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看不到的,卻也并非虛無縹緲,因為即使目光看不到,心也能看到,就比如海的那邊,雖然看不到,但腦海中也能夠呈現出畫面,只是這畫面是否就是實際的畫面,不得而知罷了。
而這種畫面的出現,只能說不確定,卻不能說是虛無縹緲。
可越是“心之所向,目之所及”,李明月就越無法讓自己那顆心靜下來,心不靜,就無法達到孟子生所說的那種境界,達不到那種境界,就無法真正的理解何謂浩然正氣,無法理解所謂的浩然正氣,就無法理解何謂歸元,也就無法破除桎梏,踏入那道門檻。
時間慢慢流逝,就如同指尖的沙。
有一道白影自李明月腰間飄出,懸浮在懸崖之上,看著那個靜坐在懸崖上的少年,并未出聲打擾。
這時候,李明月睜開雙眼,那雙深邃的眸子中充滿了迷茫之色,喃喃道:“目之所及,是美好,心之所向,亦是美好,為何就非得舍棄一樣呢?”
李明月開口,鈴鐺里的女人便說道:“或許你可以換一種方式,因為你的修行方式跟別人本就不同,要知道,你并非儒家弟子,自然無需遵從儒家這所謂的規矩?!?
李明月皺眉道:“換一種方式?”
鈴鐺里的女人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
李明月再次陷入沉思。
心既然無法平靜,那就先不去管自己的內心,就像不去理會體內那口氣一樣,只不過李明月這一次不是想之前的修行一樣跳過,而是倒回,回到最根本的問題上,自己為何修行?
李明月覺得心不靜,是因為他從未面對個這個問題,從未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只不過這個問題不再過去,而在未來,因為選擇是過去,但決定選擇的,卻是未來。
因為想要變強,想要讓未來過得體面風光,所以選擇了練習基礎道法;因為想證明自己并非沒有天賦,想要可以有權利生存下去,想要復仇,所以選擇了修行這條路;那么報仇之后,又該是什么樣的未來,繼續讓自己堅持下去?或者說,自己最初的選擇,真的就是因為這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市|
金溪县|
平顶山市|
合水县|
交城县|
牡丹江市|
那坡县|
隆德县|
锡林浩特市|
平乐县|
星座|
辽阳市|
永安市|
乐清市|
新余市|
信丰县|
张家港市|
新龙县|
那曲县|
陆河县|
青神县|
靖西县|
阳西县|
钟祥市|
昂仁县|
清丰县|
青阳县|
西和县|
云霄县|
左云县|
连州市|
扎赉特旗|
张掖市|
阳谷县|
阿拉尔市|
汉源县|
黄山市|
长阳|
桑植县|
杭锦后旗|
宜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