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村里人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極度不重視,已經是蕭汝林這個教書先生的一塊心病。 孩子上課上到一半,被叫走干活的情況經常有。 他有時候勸一勸,人家就反問他一句。 “讀那么多書干啥?能當飯吃不?” 有些甚至就直接說:“讀書那么有用,你家仨孩子咋不多讀一些?” 蕭汝林答不上來讀書究竟有什么用? 那些大道理他說不出口。 很現實的問題,他滿腹學問,也常常吃不飽飯。 可新一代是新的希望,他們不該因為生在貧瘠的土壤上,就放棄去追究精神的富余。 當然,他也理解,飯都吃不飽了,誰還管得了精神? 然而,今天姜聰在無形中,就很好的解答了這個問題。 讀書的用處大著呢! 別的不說,只要你懂文化,無論男女老幼,往那兒一坐,就沒人敢小瞧。 往日里,誰會正眼看一個孩子。 可當他拿起知識的武器時,哪一個不是笑臉相對,好言好語。 這要態度不好,把錢給算錯了怎么辦? 知識可能改變不了命運,但有可能會影響到今天的口糧。 蕭汝林不知道蕭惟年此舉,是有意還是無意。 但他心里都充滿了感激。 當著大家面,他也不便多說,索性拉著村長繼續下棋。 蕭惟年看一眼側屋,將肉菜遞給王鳳清,“媽,請您老先去幫我燒把火,我馬上就來。” 他幾大步走回屋去。 按照村里的舊風俗,懷兒婆不能在人多的地方出現。 其實也就是怕動了胎氣。 蕭惟年深知,姜莉此刻肯定想馬上看到他。 他的心情也是如此。 短短幾步路,他走的急也走的沉。 每一步都踏著上一世的遺憾,又帶著重生一世的幸運和期盼。 像是有感知,本來坐在床上,正豎起耳朵仔細聽著外面動靜的姜莉,心臟突然傳來一陣悸動。 她站起來,緊張又期待地盯著門口。 下一刻,蕭惟年推門進來。 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屋里光線不是很好。 姜莉那雙烏黑的大眼睛卻是亮晶晶的,像是能把這個世界點亮。 蕭惟年在上一世孤寂到枯萎的那顆心,瞬間就春暖花開。 他掩上門,再也忍不住的走過去…… 蕭惟年情難自禁地輕輕捧起姜莉的臉,給了她一個溫柔而纏綿的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