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經查證,李家村確實有一處古墓,但并非帝王墓,應該是某位大臣之墓。 李家村村民‘撿’到的皇家用品,大概率是賞賜之類。 雖然不是預想的結果,但也足夠振奮人心。 帶隊的專家趕緊往上打報告,調人手。 趙宗正該做的事做了后,提出要四處看看。 開墓的命令沒下來,專家組閑著也沒事,就跟著說想隨便了解了解這里的風土人情。 趙宗正溜達了一圈,又掐指一算。 “東南方有點意思。” 京都來人,百家鎮鎮長不敢怠慢,專門調了方天這個大隊長保證專家們的安全。 聽趙宗正這么一說,方天呵呵一笑。 “東南方叫開源村,我熟啊!” 趙宗正面上帶笑,“行,那煩請方隊長帶路。” 巧了不是,他要去的正是開源村。 京都專家,縣長秘書,鎮長……往村長家院子里一站,全是大人物。 村長慌的一逼,趕緊悄聲讓家里人去村小將蕭先生請來。 這種大場合,必須得有個文化人鎮場子才行。 下鄉對何興來說是家常便飯,農村的貧困與落后,他見識的太多。 但像開源村這樣落后的,實屬少見。 從鎮上到村里,不到十公里的路,要走上差不多兩小時。 其中好幾段路,得雙手撐地,四腳走路才能勉強爬上來。 一路的莊稼簡直沒眼看,不說顆粒無收,糊口反正極難。 又沒別的經濟作物,再看家家戶戶的破爛房屋。 何興不由的為這個村的村民捏了把汗。 這個冬天可怎么過呀! 皺眉間,他想起方天在路上提起過挖蟲草的事,便開口問。 “聽說現在大家都在后山挖蟲草賣,收益如何?” 村長忙道:“說起來,多虧了咱們村的蕭惟年啊!是他最先開始鼓動大家挖蟲草,最早的一批,到現在的收益得抵兩三年了吧。就算最后加入的,這個冬天也不用愁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