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陛下,臣實在是忍不住,斗膽多問一句,這內閣等機構的想法,是哪位天才提出來的?這簡直就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壯舉啊!” 見一切都塵埃落地了,內閣的第一任首輔吳琳,頓時忍不住追問起來。 不只是吳琳,在這些人看來,能夠想出這三個機構,并且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相制衡,堪稱完美。 便是諸葛在世,也不過如此吧,什么叫天才? 這就是活生生的天才啊! 如此完美無缺的構思,到底是哪位天才才能想得到? 吳琳將朝中但凡有點印象的人,全都想了一個遍,也沒猜出來,這到底是誰想出來的。 “如果沒猜錯的話,應該是誠意伯想出來的吧?” 徐達也是眉頭緊鎖,半晌才緩緩猜測到。 “想來應該是誠意伯所為了,不然別人哪里想得出來如此天才般的構思啊!” 吳琳聞言,也不由得附和起來。 誠意伯被朱元璋稱之為大明第一智囊,整個大明,還有誰能跟劉伯溫在智商上一教高下? 硬要說的話,李善長相當于大明的蕭何,徐達相當于大明的韓信,那這誠意伯劉伯溫就必是大明的張良了。 而且劉伯溫跟張良的人生軌跡幾乎相同,大明才建國沒幾年,劉伯溫就卸甲歸田,安享晚年去了。 “不對,以老夫對誠意伯的了解,這一定不是誠意伯想出來的。” 然而,下一秒,李善長卻是搖了搖頭,當即否定了吳琳跟徐達的猜測。 “韓國公為何這么說?” 吳琳更加疑惑不解了,不由得轉頭看向李善長,緩緩問了起來。 “誠意伯雖然智商超群,奇思妙想層出不窮,料事如神,但畢竟誠意伯也只是文人一個,格局會有局限,尤其是這軍機處的構思,就不是誠意伯所擅長的。” “另外兩個機構,關乎到咱大明萬世昌盛,也不大可能是誠意伯能想的出來的。” 李善長緩緩解釋到。 “韓國公這么一說,我也覺得甚是有理。” 徐達聞言,也點了點頭,覺得李善長分析的有道理。 大明建國初期,三大功勛代表,徐達跟李善長以及劉伯溫,可謂是各有所長。 徐達的長處自然是砍人了。 李善長的長處則是后勤政務。 劉伯溫則是出謀劃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