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商品夠多,那么大明寶鈔才可以多印發一點,反之,就會造成通貨膨脹。” “商品不夠多,那么大明寶鈔就要少印發一點,反之,就會造成通貨緊縮。” “因此這大明寶鈔的數量,要跟商品數量成正比,當商品不夠的時候,朝廷就要回收多余的大明寶鈔,防止大明寶鈔貶值,引起通貨膨脹。” 朱雄英一邊說著,一邊提起毛筆,在墻壁上,寫下了八個大字。 分別是通貨膨脹,以及通貨緊縮。 李善長跟吳琳,也不知道從哪掏出小本本,趕緊把這兩個嶄新的名詞,給記了下來。 至于朱標,早就比老李跟老吳先一步,記了下來。 “朱公子,這所謂的通貨膨脹跟通貨緊縮,它們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它們之間有什么關聯呢?各自又有什么弊端呢?” 太子朱標一邊記下來,一邊一臉好奇的追問起來。 “問的好!” 朱雄英點了點頭,豎了個大拇指,給朱標點了一個贊。 “咱們先來講這通貨緊縮,當市場上只有貨物,而沒有大明寶鈔的時候,那么百姓需要交易的時候,就只能采取以物易物的形式了,這十分不利于市場的發展。” 朱雄英指著墻壁上的字,緩緩解釋起來。 “這么看的話,這所謂的通貨緊縮,好像也沒那么恐怖啊!” “沒錯,頂多也就是朝廷收稅的時候,要麻煩一點罷了,也沒啥負面影響嘛!” “就是啊,區區通貨緊縮,有啥大不了的。” ......眾人一邊聽著朱雄英的解釋,一邊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二十一世紀可是極度發達的商業社會,跟如今這個以小農經濟為主,幾乎所有人都要靠著一畝三分地的古代,自然是不同的。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大明很多地方,依然保留著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這些人的想法倒是也沒錯,二十一世紀讓人人聞之色變的通貨緊縮,在這個時候,實際上影響極其有限。 “確實影響不大,但是后面這個通貨膨脹,可就影響很大了。” “剛才的例子很顯然,通貨膨脹的根源在于朝廷無限制的印發大明寶鈔,導致大明寶鈔持續貶值。” 朱雄英在通貨膨脹幾個字上,重重的畫了一個圈。 洪武大帝的初心是好的,但是朝廷的戶部在印發的時候,壓根就不用腦子,所有人都覺得,這玩意就是銀子,印的越多,那就代表朝廷的銀子越多。 “你們應該發現了,當市場上的商品數量不變的情況下,或者增速不如朝廷印發大明寶鈔的速度快的時候,那么大明寶鈔的購買力就會持續下降。” “一開始,大明寶鈔的購買力是很強大的,基本上跟銀子持平,但是到了后面,這大明寶鈔的購買力就會越來越少,直至變成一張人人嫌棄的廢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