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殿下放心,價格我們已經厘定好了,一準兒沒問題。」普西偌說道。 …. 他這段時間也不是白干的,確實對日月山大大小小的事務都了如指掌。 「契苾將軍。」李承乾又說道,「如今澆河郡混亂不堪,此時邊境不得有失,不管是北邊還是南邊,都一樣,尤其是北邊,向鎮北府增兵五千,以防不時之需。」 「末將領命。」 對于這一點兒,大家都清楚,其實也沒啥好說的。 李承乾吐了口氣,說道:「御寒嚴冬的事情肯定不止這些,先慢慢來,不著急。對了,這些物資只對大明王廷的老百姓發賣。」 這是最重要的,別李勤儉賣高興了,到時候全賣到別的地方,那估計李承乾殺人的心思都有了。 說到這里,李承乾又看向了巢正,繼續說道:「巢醫正,你們醫館也要隨時做好準備,到了冬日,若是生病的多,你們也要有對策。」 「殿下放心,如今孫道長也在,就算是某些疑難雜癥也無大礙。」巢正立馬站了起來。 對此,李承乾倒是很認同,藥王孫思邈,自是不用多說。 「好了,說第二件事兒。」李承乾繼續說道,「大家也都知道,大明王廷十五城如今已經基本上完工了,但草原上各個部落卻很少有人進城。 借著這次機會,本王想把所有人都安置在各城之中。 比如,樓寧所部,其族人全部安排到赤水城。 邱氏一部則安置在草原六城之中……」 這個內容,李承乾說了半天,其目的就一個,錯開安排。 簡單點兒來說,誰在哪兒執政,那其族人就不能安排在這個地方,未來,他們的族人也不能在這個地方執政。 其原因就是擔心這些家伙成為坐地虎,勢力越來越大,最終成為某一城的土皇帝。 這可不是李承乾想看到的。 當然,軍隊除外。 這也沒辦法,尤其是六座邊城的守將,讓他們帶著一群陌生的兵馬,大敵來襲他們還打個屁? 對于這個,眾人倒是沒意見。 這是一個王為了穩固自己的王權最應該做的事兒。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朝會商議,兩件事基本上都敲定了,李承乾便說道:「高純行,寫一張告示,內容就是關于抵御寒冬的安排,寫完了馬上貼出去,其余人則各自去準備。」 至此,大明王廷的第一次朝會結束。 而朝會結束沒多久,眾人都在忙碌著自己的事情時,大明王廷的第二份告示出來了。 其內容就和李承乾說 的無異。 當老百姓聽人讀完了這告示后,一個二個頓時激動不已。 他們的王,沒忘記他們! 而隨著告示的傳播,長明糧鋪直接在街面上堆積了上千石糧食更是直接沖擊著他們的視覺神經。 告示寫得再好,那終究只是一張紙而已,但實打實的糧食堆積在那兒才是實打實的告示! 與此同時,明王殿下不眠不休的制定了這個御寒方案的消息不知道為何不脛而走。 …. 那一瞬間,好多人突然就明悟了。 難怪大明宮日夜燈火輝煌,原來是他們的殿下在為了他們如何度過這個寒冬而不眠不休。 這就讓眾多的老百姓都極為動容。 甚至有人高呼自己上輩子一定是個大善人,所以這輩子才能碰到這樣一位英明仁慈的君主。 當李孝恭和牛進達在長明酒樓里得知這一切的時候,兩人都愣住了。 這他媽昨天還在擔心這擔心那,感情人家一夜之間就搞定了? 什么叫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這不就是么? 所有的劣勢隨著燈火通明的大明宮出現在眾人眼前之后,一切都開始變了。 仿佛人們真的看到了一個在黑夜中撲在燈火之下,勤政為民的君王。 而長明糧鋪門口堆積如山的糧食無疑是給大明王廷的子民打了一劑強心針! 至于長明商行發賣的手套、披風、回風爐,都在不斷的強調,他們的王,從沒有忘記他們! 那一瞬間,日月山再次沸騰了起來。 眾人的臉上不再是擔憂和無助,更多的是驕傲和滿足。 他們為自己有這樣一位王而驕傲滿足! 因為,他們的王,從沒有放棄過他們! 在以往,可有人如此對待過他們? 慕容伏允? 呵呵,上了年紀的人,至今還記得當初慕容伏允是如何拋棄他們的。 慕容順? 呵呵,難道之前不是慕容順攪動了赤水源的風波么?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一刻,他們心中只有一個王! 那就是李承乾! 因為,這是唯一在災難還沒到來之前,就在意他們死活的王! 這一瞬間,再看大明宮,那宮殿瞬間就變得高大了起來…… ------題外話------ 明天來幾點兒保底月票唄? 赴醉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