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承乾英明么? 其實用英明來形容他不太合適,最合適他的兩個字,應該是精明! 有一說一,哪怕他兩世為人又如何? 他確實沒啥領導能力。 上輩子混了幾十年,也就領導了自己婆娘,就這,還得分時間段。 像這種領導幾十萬人討生活的事情,他哪兒來的經驗? 他和這個年代的人相比的話,優勢是什么?是先知,見識和眼界。 他大致記得一個大概的歷史走向,這就讓他少走了很多彎路。 比如契苾何力,這不就是靠著他的先知提前將其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之上么? 類似的例子其實還有很多。 至于說見識和眼界,毫不夸張地說一句,他比這個年代的任何人都廣! 在后世那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唐朝人拿什么跟他比? 就好比這一次處理屈突部,他學的其實就是那位開局一個碗的傳奇帝王。 學他打敗了陳友諒之后,是如何在幾乎兵不血刃的情況下拿下陳友諒的剩余勢力。 前文就說過,草原上勾連慕容伏允的人不可能只有一個屈突部,他這會兒做的就是讓大家都看看,什么才是明主。 什么才是氣度。 這和當年陳理降了朱元璋后,朱元璋做的事兒是不是很像? 當然,環境不一樣,具體操作肯定還是有些差異的,但其目的都是一樣的。 至于說是不是學了個四不像,那就不得而知了。 等李承乾將屈突部剩余的族人全部安置到各城之后,李承乾也開始動身回去了。 他很清楚,這一次的事情完美的解決了。 至少對他來說,很完美。 不過就在李承乾回日月山的路上,他處置屈突部的故事便在草原上傳開了。 一時之間,整個草原上都在歡呼! 與他們而言,屈突部的確該死,說句死有余辜都不為過。 但他們歡呼的并不是因為屈突部逃過了一劫,而是他們的王真的是個明主! 即使在盛怒之下,他們的王也不是個嗜殺之人,這就比什么都強。 誰也不希望自己的王是一個嗜殺之人,誰都希望遇到一個仁慈的君主,這并不奇怪。 而在他們慶幸與歡呼的同時,卻是把所有的怒火都直指慕容伏允! 一時間,群情激奮! 哪怕他們只是嘴炮兩句,但這就是李承乾的目的。 至于那些慕容伏允安插在草原上的棋子們,這會兒也是搖頭無語。 和慕容伏允相比,李承乾當得起明主二字! 同樣的事情,換在慕容伏允身上,別說屈突部,但凡和屈突部走得近些的,都難逃一死。 因為,這樣的事情,真的發生過! 到底是要一條道走到黑,還是良禽擇木而棲,這讓他們陷入了兩難之中。 不過這一切暫且和李承乾無關,他在回到日月山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驅逐了吐谷渾的使團。 不管怎么說,這種姿態必須擺出來。 當長孫沖帶著將士去使館驅逐吐谷渾的使團時,使館里的其他人頓時就明白了。 之前李承乾遇刺一定和吐谷渾有關。 祿東贊看到這一幕,和輪科耳對視一眼,兩人都心照不宣的回了自己房間。 這對他們來說,并不是什么壞事。 而吐谷渾的使團也是一臉的無奈,哪怕他們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但根據日月山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來推斷,也讓他們猜到了原因,當下也是一個個苦著個臉。 這事兒,他們現在無權處置,得回去問過慕容伏允的態度才好做最新的決策。 同時,他們也需要把這個消息帶回去。 從這一點兒來說,他們其實是看不起李承乾的,都鬧到這一步了,你咋能放我們走呢? 甭說什么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吐谷渾殺使團那都成傳統了,慕容伏允甚至連大唐的使團都敢扣留。 …… 就在李承乾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澆河郡。 定城王已經親自和黃嵩等人達成了交易。 不過這家伙也雞賊,軍械的交易那是有慕容伏允背書的,他的確撈不著什么好處。 但既然有慕容伏允背書,他還不借著這次機會大肆的做一些私底下的生意? 最重要的是,通過之前的事情,他已經發現了,他們那個所謂的攻守同盟,實在是太單薄無力了。 大家都是奔著賺錢去的,誰會在意誰啊? 不管是慕容孝雋還是他,對于這些家伙來說,也就一句話的事兒,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可這差事是慕容伏允交代的,他能有什么辦法? 為了后面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他這次也是帶上了所有人一起發財,畢竟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到時候也該給他一個面子了啊。 這也是為什么他會拖了這么長時間的原因。 對于黃嵩等人來說,這當然是好事。 有錢不賺王八蛋,他們為什么要拒絕,所以雙方當下也是一拍即合。 “莫怪我沒提醒你們。”當一切交易結束后,黃嵩笑道,“聽聞你們吐谷渾如今嚴打走私,這么大的量,要是被那邊扣了,可別回頭來找我們啊。我等不過是做小本買賣,可不摻和這些。” 他也不知道和他交易的就是吐谷渾的定城王,不過這話得說清楚。 之前李承乾特意交代過,每筆生意都要跟對方說清楚風險,至于是什么目的,他就不知道了,他現在覺悟很高,自己就是個干活的,上邊怎么交代,自己怎么做就是。 定城王聞言笑了笑:“無妨,真要是出了差池,定當不會來找伱們。” 他怕啥? 有慕容伏允背書,他還怕慕容孝雋不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