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會兒,長樂站了起來,拍了拍那如山的案牘,說道:“自青天衙門成立以來,處理了這么多百姓之間的糾紛,這讓我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什么問題?”姚六問道。 “法不全,則百姓無依!”長樂說道,“我想善法、普法、開啟法治大明!” “不可!”聽她這么說,武媚當即就站了起來,說道,“以孝治國乃是老祖宗多少年積累下來的經驗,而且,法治太過于嚴苛,于百姓無益。 真要開啟法治大明,大家都會反對的。” “老祖宗留下來的就是好的么?”長樂走到門口,看了看碧藍的天空,半晌才說道,“而且,我也沒說放棄現有的以孝治國,不過是以法輔之,完善現有的律法,讓老百姓有所依靠。 遇到什么問題,能清晰的從律法之中找出自己的依仗。” 她這些年在青天衙門,看了太多啼笑皆非的案牘,也看到了許多鉆了律法空子坑騙百姓的奸賊,從那時候起,她便有了這個想法。 為此,她還專門問過她大哥,李承乾倒是極為支持,這也讓她有了更進一步的想法。 “殿下,小六支持你。”就在這時,姚六說道,“我也覺得是時候該完善律法了,之前王尚書讓小子去禮部,我不愿意去,就是因為志不在禮部。” “殿下要做什么,怎么可能少了我?”張小花笑意盈盈地說道。 她不知道對錯,但只要是長樂的選擇,她向來都是支持的,且是毫無原則的。 “還有我。” “還有我。” 姚三妹和姚七妹也是連忙說道。 她們也是什么都不懂,但只要是長樂的選擇,那就不用懂,悶著頭干就對了。 武媚半晌沒說話,她心思要多些,加之她身份不同,倒是不好輕易做什么決定。 眼看著那幾人嘰嘰喳喳的商議了起來,武媚搖了搖頭,也便湊了進去。 她很清楚,若是這時候脫離了長樂的這個小團體,她在大明再無助力。 要知道,她在大明最大的助力,便是長樂。 這會兒,就算是硬著頭皮,她也只能加入進來。 長樂對此倒是不介意。 法治,是她的志向,也是想為自己大哥分擔一二的良苦用心。 …… 當長樂她們在為自己的法治大業緊鑼密鼓的商議之時,契苾何力等人也是在討論王青所提的可能性。 “王青說得沒錯,倒是我們疏忽了。”王玄策說道,“如今的當務之急不應該是釣出那所謂的幕后之人,而是穩定大明內部的團結。 真要讓有心人鉆了空子,得不償失。” “確實。”普西偌也是點了點頭,道,“看樣子,我們這當官的本事,還差得遠。” 他這話倒是有幾分自嘲。 不過眾人聞言,倒也不覺得有什么,在場的,除了契苾何力,余者眾人幾乎都可以說是泥腿子出身,哪怕是普西偌他們這些昔日的頭人,呵呵,部族里也就幾百人,還不如大唐一個坊正管的人多。 “那老夫親自帶兵去捉拿慕容戈?”契苾何力說道,“他的藏身之處,密諜司那邊是知曉的,雖然吳安不在,但密諜司的工作卻是沒有落下。” “區區慕容戈,何須仆射親自出馬。”王玄策聞言笑道,“既然這是王青將軍提出來的,不妨就讓王青將軍派人去將慕容戈抓回來就是,這個功勞,該是他的。” 契苾何力聞言,也是點了點頭,道:“如此也好。” 他自然明白王玄策的意思,王青是李承乾最開始的班底,也是李承乾嫡系中的嫡系,從李承乾南征之前,將拱衛王城的事宜交給他就不難看出來李承乾對其之信任。 這個時候,讓王青派人去圍剿慕容戈,無疑是最保險的,哪怕是出了什么岔子,李承乾那邊也好交代。 也就是王青有拱衛王城之責,不然他親自去更好。 “那暗中那人,還查不?”就在這時,伊原錫問道。 “查,為什么不查?”普西偌說道,“只是今后此事,全權交由密諜司去查,不管查出任何線索,統一交給殿下,而我們,不管是明面上,還是私底下都不允許插手此事。 殿下以前說過,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打破的,只要我們內部沒問題,旁人想要對我大明使些鬼蜮伎倆,怕也是無從施為!” “對,此事,已經不適合我們參與了,平日里倒也無所謂,可如今正處關鍵時期,內里,一定不能出問題。”王玄策說道,“此番,只要拿下了慕容戈,那幕后之人,搞不好還會和蜀王等人勾連,這等事兒,密諜司去查最為合適。 我們,只要解決眼下的問題即可。 說起來,澆河軍已經兵進大趙王廷了,大唐那邊也派了權萬紀過來,我們也要為這些事兒,早做安排才是。” “是極。”普西偌說道,“如今大趙王廷那邊的局勢是愈發的緊張了,不過我們也不能忽視了德陽城那邊。 真要說起來,我大明和大唐唯一交界的地方,便是德陽城,不得不防。” “聽說如今蜀王一系在洮河郡的杜楚客是杜荷的叔父,杜荷還待在德陽合適么?”伊原峰問道。 “這個無妨。”王玄策擺了擺手道,“當年大唐皇帝謀奪皇位的時候,長孫家兩兄弟不也是在不同的陣營,大家族便是如此,習慣就好。” “那德陽城那邊?”伊原峰繼續問道。 “這樣,派征西軍虎豹營駐守德陽城。”契苾何力說道,“當年契苾明便在那一帶封鎖過慕容順的斥候,對于那一帶還是很熟悉的,大唐真要是在大趙王廷的地界上失利,想不開從德陽城找回場子,契苾明還是能頂住一段時間的。” “兵力還是不夠。”王玄策說道,“這樣,讓奚潼帶領他麾下的澆河軍一營,在草原六城策應,畢竟德陽若是破城,距日月山不過區區百里,得做萬全的打算。” 他這般說,不過是為了制衡罷了。 真要說到日月山的安危,呵呵,澆河郡還有一支人數數萬的罪騎營,也就是當初的仆從軍,改名之后,他們自己稱自己為罪騎。 而在德陽城,罪騎營業還有兩支千人騎,日月山的安危,還是無虞的。 再說了,李承乾率兵南征,第一件要考慮的事兒,便是長樂的安危。 這一點兒,毋容置疑! 小小6400字,不成敬意。本宮乏了,眾卿跪安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