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想借此機會磨練大明朝堂,李二想借刀殺人,說起來,這對父子都不是啥好人。
但相比而言,李二更善于算計。
畢竟這一遭他不單單能借刀殺人,肅清朝堂內的不安因素,如張亮、李君羨、劉樹義這些家伙。
若是李承乾贏了,還能順便幫他打壓一下士族,可以說,李二幾乎沒什么損失。
至于說李恪會不會據長安而自立,這個他是真不擔心,李恪真敢這么做,第一個不答應的估計就是李承乾,制衡之道,他是玩得得心應手。
當然,李承乾其實也沒什么損失。
他本就有意展現一下大明的實力,同時讓普西偌、契苾何力這些家伙真正的和大唐朝堂上的那些家伙實打實的斗一番。
這也是為他今后能順利拿下大唐做準備,他有什么損失?
要說的話,可能些微有些遺憾,畢竟杜楚客、劉樹義、張亮這些人,還無法代表大唐朝堂的頂尖實力,可這也是好事兒,畢竟他的草臺班子和那些家伙相比的話,還是有差距的。
……
而在另一邊,張亮卻是坐蠟了。
當他收到李二的旨意時,他就知道自己的處境決計算不得好。
誰都知道這會兒隴右道那就是一個天大的漩渦,不管誰人攪合進去,都難得到好下場。
別看隴右道行軍大總管,權勢滔天,可其中夾雜的風險那也是不可預測的。
更何況,如今劉樹義已經和大明的軍隊交上手了。
身為隴右道的行軍大總管,主隴佑一切軍事,他能置身事外?
真要兵敗,喪國辱權的罪名必將扣在他的頭上,可就算贏了,那也得罪了長孫皇后。
更要命的是,他甚至和李恪都沒什么交集。
這就讓他大為惱火。
“義父為何如此苦惱?”
剛過秦州,假子公孫節便故作一臉不解地問道。
這個公孫節可是個人物,在歷史上,就是他一步步勾起了張亮謀反的心思。
如果說李君羨是因讖被殺還有些冤枉,那么張亮真就是活該,因為他信了公孫節的讖語。
“你難道不知此番陛下調老夫出任隴右道行軍大總管意味著什么?”張亮對他這些假子還是蠻不錯的,至少表面上真就過得去。
公孫節聞言,卻是一臉的訝然:“這難道不是給義父打造的天賜良機么?”
聽到公孫節這話,張亮倒是一愣,他知道這小子向來機敏,當下便問道:“此話怎說?”
公孫節沒急著解釋,反而是問道:“義父覺得大明那叔孫海和萬俟璞可能破隴右道?”
“荒謬!”聽他這話,張亮頓時說道,“隴右道治下折沖府三十有三,總兵力近五萬,老夫若是手握如此重兵都拿不下叔孫海和萬俟璞,豈不可笑?”
雖然張亮的軍事才能在貞觀初年的確表現一般,哪怕就連李二都評價其無將帥之才,但他自己卻不會這么覺得。
怎么說也是經年老將,大唐的開國功勛,哪里看得上叔孫海、萬俟璞這些半路出家的家伙?
當然,這也不是張亮真就沒什么可點之處,真要說起來,早些年的張亮,甭管有沒有將帥之才,唯一點,便能讓李二對其恩寵有加!
早些年,因為李二和李建成的關系惡化,李二曾讓張亮至洛陽,秘密聯絡山東豪杰,以備不時之需。
好巧不巧的讓齊王李元吉得知了此事,便向李淵密告張亮圖謀不軌,李淵也不是什么好東西,當即派人拿下張亮,嚴刑逼供之慘烈,不足以與外人道,但世人都知,不管是李淵還是李元吉,那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結果,張亮硬生生的熬過了李淵的酷刑,這也是他能在李二陣營中有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
對于李二來說,他的麾下不一定各個都能干,但一定得有自己出彩的地方。
也可以說,早些年的張亮,的確端的是一條真漢子!
而公孫節聞言,也是極為贊同地點了點頭,這才說道:“義父所言甚是,而這,也正是義父的天賜良機。
世人都清楚,如今大趙王廷的一戰,說是為了捍衛大唐之榮耀,實則不過是為了儲君之爭。
如今義父身為隴右道行軍大總管,這場儲君之爭,誰敢開罪義父?
不管是大明的那位,還是長安的那位,誰敢不將義父放在心中?
早些年,長孫無忌這等貨色都能憑借從龍之功一飛沖天,義父又如何不能為之?
換句話說,如今義父才是左右這一場儲君之爭勝利的關鍵一方。”
聽他這么說,張亮笑了笑,道:“你啊,想得太簡單了。老夫是真正的泥腿子出身,跟程咬金、房玄齡這些家伙又不一樣,他們祖上好歹都輝煌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