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773章 嶺南王-《貞觀無太子》
第(3/3)頁
子強父弱,自古以來就不是什么好事兒,尤其是在皇室!”
杜楚客來之前就想了很多,還別說,他說的每句話都是有道理的。
“老夫再想想。”權萬紀沒有輕易答應什么。
杜楚客也沒失望,說完也就轉身離去。
而在馮盎下榻的府邸中,這會兒的馮盎也是一腦門兒的黑線。
無他,許敬宗找上門了。
當然,許敬宗不可能讓馮盎幫他做什么為難的事兒。
倒不是說許敬宗沒有這樣的厚臉皮,說到底,還是因為兩人之前沒什么交集。
“耿國公此番最想做的,怕是了解大明吧?”這會兒沒有了旁人,許敬宗直截了當的說道。
馮盎聞言,笑道:“許郡守說笑了,不過能對大明多幾分了解,自然也是好事兒,未來,這天下十有八九還得是大明那位說了算。”
對于李承乾能登臨大寶,他們都沒什么懷疑的。
無他,如今的大明,太過于強勢了。
這對未來李承乾登臨大寶,那就是天然的優勢。
“其實耿國公此番的公務,倒是不足為慮,以大明那位展現出來的心胸,必然不會在此事上為難耿國公。”許敬宗笑道,“不過大明必然會逼迫耿國公表態,這一點兒耿國公倒是需要上心一些。
當然,能讓大明逼迫,其實也不是什么壞事兒,耿國公不妨再想想鄖國公和武連縣公,那兩位可是連被逼迫的機會都沒,便被陣斬于當場了。”
許敬宗其實也是在提醒馮盎,大明可不是看似那般溫和的。
“老夫也了解過一些大明的事宜,但對大明的諸多東西,都是不甚了解,既然許郡守在此,不妨許郡守為我解惑一二?”馮盎當即笑道,“比如大明對大唐是個什么態度,又比如大明那位,對大唐官員又是個什么態度?”
這才是他最關心的。
大唐的那些降卒,他其實不在意,正如許敬宗所言,以李承乾的眼光和心胸,是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上刁難他們的。
但在其他方面,那就難說了。
“這個老夫倒是知之不多。”許敬宗道,“不過倒是可以將老夫知道的,告知耿國公。”
“那就多謝許郡守了。”馮盎當即拱手。
兩個明顯有心狼狽為奸的家伙,只是片刻,便一拍即合。
“如果說到對大明的態度,這個不好講。”許敬宗道,“在大明朝堂上,就老夫所知,一直以來,是將大唐當做假想敵的。”
“假想敵?”馮盎神色一緊。
“是的。”許敬宗肯定地說道,“這些年,老夫也派了不少人去大明,雖然唐明之間得關系有些微妙,但說到底,這終究是兩個國度,適當的防范也是必要的。
作為大唐的臣子,這也是老夫應該做的。”
聞言,馮盎倒是意外地看了一眼許敬宗,他是真沒想到,許敬宗居然還有這種想法。
不過這話沒毛病。
李二和李承乾是兩父子,這沒毛病,但大唐和大明卻是實實在在的兩個國度。
在權力面前,親情單薄得還不如紙。
李二要是有絕對的把握,大明早就成了大唐的一個州府。
而李承乾要是有把握,這會兒就該馬踏長安,請李二移駕大安宮了!
這就是現實。
“至于說大明那位對大唐官員什么態度。”說到這個,許敬宗搖了搖頭,道,“這個就真不好說了,大明那位,性格有些古怪,說他對大唐官員還算和氣吧,那耿國公不妨想想鄖國公、魯國公、武連縣公這些人?
可要說他對大唐官員抱有惡意的話,那不妨再看看魏征、秦瓊這些人。
說以,大明那位到底是個什么態度,就現在而言,真不好講……”
這話,許敬宗其實也沒說錯,他這么多年,其實真的有去解大明,但還是有些迷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