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是說李愔不該對那個位置有想法,相反,他希望自己的每個兒子都能對那個位置有點兒想法。
這對他來說,其實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
只是李愔的這個做法他不能接受。
楊妃剛死啊!
李二沒有說話,眾人自然也就自覺的閉嘴了。
不管怎么說,這都是李二的家事,他們也不好摻和。
“罷了,不說那混賬了。”李二見眾人都沒有說話的意思,也便看向了房玄齡,問道,“梁國公,朕聽聞最近幾日你在統計暹羅的田畝,不知可有詳情?”
聽到李二這么問,眾人也便都看向了房玄齡。
房玄齡倒是沒有遮掩的意思,當即就露出了一臉的笑意,說道:“說了陛下可能不敢相信,就微臣如今了解的情況來看,暹羅的耕地,至少占了暹羅國土面積的兩成。
這還只是老臣根據暹羅送來的文書粗略計算出來的,真實數據可能比這個更夸張。
畢竟暹羅的土地兼并也很厲害。
老臣保守估計,暹羅的耕地,不會低于暹羅國土面積的三成。
最少也有五百萬頃良田!”
說著,房玄齡臉上的激動之色根本就溢于言表。
但這會兒卻是沒有一個人嘲笑他,相反,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驚訝之色。
“這暹羅還真是得天獨厚。”長孫無忌聞言,也是一臉感慨地說道,“據去年朝廷統計,我大唐也不過千萬頃良田,但這小小暹羅,差不多有我大唐一半的耕地……
難怪他們的糧食能放在倉庫爛掉也不心疼。”
說著,他也是搖了搖頭。
有些東西,自己沒有親眼見過,是真的無法理解。
要是在以前,誰敢在長安的朝堂上,說什么暹羅的田畝有大唐一半以上,他們一準兒說那人無知。
但如今自己站在了這片土地上,再聽這話,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不單單是他,這會兒李二也是一臉的春風得意。
南征是他主導的,一開始在長安的時候,大家都覺得他是因為李承乾給了他太大的壓力,才靜極思動。
也是他力排眾議,才有了此番的南征。
這會兒,南征的收益顯現的時候,他又豈能不自傲?
“據朕所知,驃國、真臘的田畝都不會比暹羅更少,這三國的田畝加起來,甚至比我大唐更多。
真要徹底拿下了余下兩國,我大唐再無糧食之危了。”
“若真是如此,陛下之功,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長孫無忌立馬躬身道。
雖然眾人都知道,這老東西是在拍李二的馬屁,但沒一個人辯駁。
自昔年秦皇完成了中原王朝的大一統以來,饑荒便是對每一個朝代最大的挑戰。
李二如果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說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還真不算多大個問題。
“真要如此的話,單單這三地一年的糧食產量,就遠超我整個大唐了。”馬周當即也是站出來說道,“畢竟這三地,一年兩熟是常態,有些地方甚至一年三熟。
就憑這,也不是我大唐能比擬的?”
在這個技術遠遠無法支撐產量的年代,量就決定了一切。
暹羅、真臘、驃國這三地的耕地,已經完全能滿足當下大唐的糧食需求了。
這才是所有人最看重的。
哪怕是魏征這些不支持南征的家伙,這會兒的心態,也都變了。
如果能讓大唐的百姓不再有糧食之危,屠刀揮向誰他們都能接受。
畢竟,屠刀只要不落在自己身上,一點兒不帶疼的。
“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尚早。”李二卻是擺了擺手,說道,“一個小小的暹羅,我們就耽誤了這么長時間,如今暹羅雖然臣服了,但真臘和驃國卻是一點兒動靜都還沒有。”
一聽李二這話,眾人當即就明白了,李二這是急了。
當下眾人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都有些疑惑,難道說大明那邊又做了什么驚世駭俗的壯舉?
不過這會兒他們卻是顧不得那么多,笑道:“暹羅臣服后,小小真臘和驃國難成大器,估計這個時候,兩國應該也收到消息了,按理說的話,他們估計也猜到了我大唐的意圖了。
這個時候,惴惴不安的該是兩國才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