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袁公公聞言,也是一驚。
他也是大唐的老人了,李二當初是怎么上位的,他可比很多人都清楚。
若李二要是針對自家殿下,那自家殿下的麻煩可就大了。
一旁的密諜聞言,當即說道:“屬下這就派人……”
他話都沒說完,仔細思量了一番后的李承乾倒是擺手說道:“其實倒也不難理解,父皇之所以對暹羅動兵,無外乎是看中了人家的千里沃土。
可大唐對羈縻州的控制,卻是不能達到他的戰略目的。
既如此,那羈縻州的政策在暹羅就是無用的,如此一來,他自然要改變政策。
最好的政策,莫過于效仿我大明,可我大明當初之所以能在赤水源立足,依靠的可不是強大的軍事。
而是實打實的民心。
換句話說,要想將暹羅融入進大唐,他能做的就是將暹羅的上層構造大清洗一遍,然后挑選暹羅最底層的小人物,重建暹羅。
可是暹羅投降得太快了,這讓他想大清洗,連個理由都沒,如此一來,在暹羅上演一出刺殺的戲碼,也就說得過去了。
當然,父皇此舉也有試探我們幾兄弟的意思在里面,要不然這消息都不可能傳到本王這里來。
估計,李泰他們幾個,也都收到了這個消息?!?
說到這里,李承乾突然笑了,半晌才說道,“可惜啊,我們那父皇好似并不了解他的這幾個兒子?!?
“殿下的意思是,越王幾人就算知曉了此事,也不會當真?”袁公公有些詫異。
“哼,當真?”李承乾冷哼了一聲,“這和當真不當真,沒有任何關系,主要是他們幾個也都不是傻子,這個時候妄動,那就是找死。
別忘了,如今他們手里可沒多少兵權,別看當年父皇只靠幾百人就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可父皇在軍中是個怎樣的聲望?
他們有那個聲望么?
再說了,當初父皇南征的時候,將張士貴、梁建方、薛萬均等人都留在了長安,真以為是將他們留在長安養老的不成?
這些人,可都是父皇的人,又手握重兵,甚至還有親眷隨父皇南征,他們會在不確定的時候,敢有決斷?
旁人就不說了,本王記得薛萬均的兄弟就是南征的領兵將軍吧?”
有些東西真只要稍微深想一下,也就了然了。
李二遇刺?
呵呵,別說李二遇刺可能是他自導自演的,就算是真的,沒有個準信兒,就他那些粘上毛比猴都精的兄弟,真不敢妄動。
今時不同往日了,遠遠不是當初李二只有幾百人就敢政變的時候。
李承乾又沉思了一會兒,這才看向了密諜司的密諜,說道:“這樣,如今,權勢最大的李恪也不過在洮河郡有些發言權,你即刻安排下去,讓密諜司密切盯著洮河郡的大軍,如果他們有什么不軌的動向,就讓萬俟璞揮兵東進,擒王而已,咱們也不是不行?!?
他雖然有所猜測,但事情既然發生了,什么可能性都有,該做的準備還是不能少的。
密諜聞言,立馬躬身道:“屬下這就去安排。”
如今大明的密諜司,說是天下獨一檔的也不為過。
誰都知道大明的軍隊是精銳,但只有大明的將士才明白,大明那些幾乎無孔不入的密諜司,才是大明最精銳的軍隊。
不說別的,單在軍費的投入上,密諜司就遠遠超過大明任何一支軍隊。
就連大明最新的軍械,哪怕是單筒望遠鏡,密諜司也是人手一支。
不過對此,眾人倒是沒有什么想法,畢竟大明的密諜司,一直都是活躍在最危險的地方,為著大明默默的做貢獻。
大明能有如今的局勢,密諜司可謂是功不可沒。
“都退下吧,本王也乏了?!闭f完,李承乾突然又改口道,“等下,順便將暹羅歸順大唐的消息送給沙門將軍。”
他雖然不在意南征的進度,但大唐南征都已經屢有建樹了,他們也不能閑著不是。
……
數日之后,北天竺拘尸那迦。
城頭之上的守將這會兒看著城下的大明軍隊,額頭上青筋直冒,憤怒和無奈夾在他本就滄桑的臉上,倒是多了一些老態。
之前他覺得,自己只要堅壁清野,大明的軍隊連攻城器械都弄不出來,他拘尸那迦總是能多堅持一段時間才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