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然,這事兒也沒法講,兩人的身份地位和普通人不一樣,所擔憂的東西自然也就有了天差地別。
換成任何人家里有皇位要繼承,就算沒有他倆那么夸張,但也決計不會輕松。
“耿國公還在洮河吧?”
聽到李二突然提起這位名副其實的嶺南王,老內侍連忙說道:“回陛下,耿國公已經抵達洮河郡數日。”
“可有什么進展?”李二聞言,笑聲問道。
“暫時還沒什么進展。”老內侍聞言搖了搖頭,說道,“按照前些日子的消息,耿國公應該還沒和大明溝通,這段時日,耿國公應該在了解大明,為最后的談判做準備。”
“磨刀不誤砍柴工。”李二聞言倒也不意外,笑道,“大明啊,的確是個讓很多人都心馳神往的地方。”
說到大明,李二其實也充滿了向往。
不說做官,單單說為君,大明都比大唐更舒服。
在大明,那就是李承乾的一言堂,可在大唐呢?
哪怕他再強勢,有些時候該妥協的還是要妥協。
這就是草創班子的底氣。
大唐沒有這種底氣。
“對了,自張亮戰死以來,隴右道行軍大總管還是空著的吧?”突然,李二故作訝然地問了一句。
好似剛想起這個問題一般。
老內侍一聽他這話,哪里還不懂他的意思,當即就附和道:“是的,此番耿國公剛好在洮河郡,加之耿國公本就是去迎回我大唐將士的……”
說到這里,他也不再多言。
“的確,名不正則言不順。”李二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既如此,那就下旨,即日起,擢升耿國公馮盎,為隴右道行軍大總管,旨意擬好后,交由齊國公,他知道該怎么做。”
對于長孫無忌,李二的確沒失望過,這家伙雖然私心極重,但站位之精確,那是房玄齡不能比的。
房玄齡之所以是名臣,那是因為他真的有一心報國的想法。
長孫無忌之所以是權臣,也是因為他一心想將長孫氏也打造成堪比崔盧鄭王一樣的存在。
出發點不一樣,做事兒的方式方法也就明顯有了區別。
當然,李二更喜歡用長孫無忌這樣的人。
有私心,他就好駕馭,房玄齡雖然也好用,但有些時候是真的會跟他對著來。
至于魏征這樣的人,有一個就行了,多了他真的會頭疼。
老內侍聞言,也不吱盧國公這種事兒自然不用他去處理,當下就有內侍領了旨意便離開。
待這件事了后,李二這才撲在桌案上奮筆疾書起來。
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李二這才重新坐了起來,說道:“這封信走密諜司的渠道送到耿國公手里。
另外這一封,送到盧國公手里,這老東西,估計在北邊也待膩歪了。
也是時候讓他活動活動筋骨了,否則天天上奏,朕看著也煩。”
話雖然是這么說,但明顯看得出李二臉上的喜悅。
對于程咬金,他還是很滿意的,這老家伙,是真的懂人情世故。
說到這里,李二又拿起一封信,說道,“這封信交到虢國公手里,他收到信,自然知道該怎么做。”
將三封信都收好后,老內侍這才躬身退下。
而在行宮之外,長孫無忌在自己的公廨里,看著大明日報嘖嘖稱奇。
要說邸報吧,大唐也有,但那是供給官員和一部人看的。
上面講得也都是些國家大事,要不就是朝廷新的政策。
結果大明這么一弄,倒是給他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你們說,我大唐怎么就沒人想到這個?”長孫無忌有些無奈地說道,“這東西,放在以前可能有些難度系數,可放在今時今日,大明將印刷術改革后的今天,這東西真就沒什么技術難度了。”
“還是因為思維的原因。”馬周這會兒剛從外面走進來,恰巧聽到了長孫無忌的話,這才說道,“思維決定一切,我大唐雖然不缺人才,但是缺大大明那種能自主散發思維的人物。”
“的確如此。”長孫無忌聞言,也是點了點頭,說道,“我大唐雖然有著天時地利人和,但和大明相比的話,卻是缺了一些拼勁兒。
說到底,還是因為大唐的壓力太小,要是把我們這些人和他們換一下的話,未必就不能做得更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