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刻。 眾人都還趁機在李思帶回來的喜訊中,腦子有點亂。 方修見狀,正色道:“大規模的接種牛痘,尚需一些時日,因而,以本相之見,面對燕國,最好還是按兵不動。 這些時間,朝廷應當先解決第二個障礙,便是吳國駐扎在邊關的那些吳軍以及一百多門火炮!” 話音落下。 眾人皆是面露思索之色。 片刻后。 錢浩南道:“下官以為,方相所言甚是,朝廷若是派出大軍北伐,吳國突然北進,朝廷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因而必須先解決吳國這個麻煩,可問題是......” 說到這,他面露猶豫,停了下來。 方修看向他,擺擺手道:“有什么便說什么。” 聽見這話,錢浩南方才繼續道:“問題是朝廷雖是兵強馬壯,后勤的輜重也是充足,但兵力卻是有所不足,充當主力的五軍營和神機營,經過這兩年的擴充,加在一起也不過二十萬人。 駐扎在各州府的府兵,加在一起雖然也有二十萬人,但若是吳軍主力南上,依靠他們,未必能夠擋住來勢洶洶的敵人,畢竟吳軍雖弱,卻又歐羅人資助的一百多門火炮。” 錢浩南說完,眾人全都露出認同之色。 乾國具有戰力的士卒,本就不多,方修創建新軍后,雖然招募了一批士卒,并且嚴加訓練,但還是不足以同時應付三股勢力。 畢竟,按照方修的計劃,大乾的這些士卒,可是要同時與吳國、燕國、歐羅人開戰! 沉默了片刻。 杜晨安開口道:“既然兵力不足,便多招募一些士卒,我大乾從來不缺勇勐之士。” 話音剛落。 秦興言就反駁道:“杜尚書此言差矣,我大乾是不缺勇勐之士,可是勇勐之士不只有沙場緊缺,各處的礦山、工坊,還有最根本的耕田,都需要青壯,前幾年,朝廷連年征戰,青壯的人數本就銳減,若是再募兵,只怕是會出亂子。” 錢浩南看向秦興言,眉頭微微皺起,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只要能拿下吳國和燕國,還怕沒有青壯?輕重緩急,秦尚書應該要分清楚一些!” 秦興言聽見這話,不甘示弱道:“錢尚書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以新軍為底子的五軍營和神機營,為何驍勇善戰,戰無不勝,不僅是因為火器,更重要的還因為他們每個月一兩多的餉銀! 正因為有遠遠高于諸國的餉銀以及撫恤,士卒們在沙場上才悍不畏死!朝廷這些年的歲入確實遠超往年,可花銷也多,以這樣的標準,供養四十萬大軍,已是不易,若是再招募士卒,很快餉銀就會出現問題。 牽一發而動全身,只要餉銀出了問題,其他地方的問題也會一一浮現,到時候只怕是得不償失!” 話音落下。 錢浩南還想說些什么。 一旁的杜晨安卻是搶先一步開口道:“那么多的商賈愿意捐獻錢糧,讓朝廷南征,怎么還會缺銀子?” 秦興言道:“商賈愿意捐錢糧不錯,但這些錢糧只能用作錦上添花,卻不能雪中送炭,若只是南征,或是北伐,商賈捐獻的錢糧加上國庫中的存糧以及存銀,完全夠用。 可再招募士卒,同時南征和北伐,必定不夠!” 此話一出。 杜晨安和錢浩南全都陷入了沉默。 他們心里清楚。 就在幾天前,秦興言還力挺朝廷南征吳國,如今卻突然轉換了態度。 說明招募士卒所需要的銀錢,確實是一筆極大的開支,戶部難以支持。 可是。 不招募士卒,同時與吳、燕、歐羅開戰,壓根就是天方夜譚。 難道他們就只能眼睜睜的錯過這一次極佳的機會,繼續積蓄力量? 就在這個時候。 一直沉默的謝千忽然開口說話。 “朝廷除了這四十萬大軍,還有二十萬士卒,其中有十余萬,只要稍加訓練,戰力不會弱于五軍營。” 話音落下。 眾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謝千的身上。 謝千正色道:“我大周虎賁軍雖是被分散在了各道,但聚攏起來,仍舊有七八萬人,他們的戰力雖然不復從前,但應當要強于尋常的府兵,稍加訓練,便能掌握火器的使用,拉到沙場上,是一股不弱的力量。 除此之外,還有十多萬的衛所兵,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雖然被遣散回鄉,但只要朝廷發布招募令,臣相信,他們仍舊愿意為朝廷效力。 相較新招募的士卒,他們不需要再進行長時間的訓練,即刻就能投入沙場。 而且,他們不需要像乾國的士卒一樣,領如此高的餉銀,一群打了敗仗的人,也沒臉領如此高的餉銀,只要輜重足夠,給予一定的撫恤,他們便會愿意以戴罪立功之名,奔赴沙場。 至于之后的待遇,可以根據他們在沙場上的表現定奪,是否能領到和乾軍士卒一樣的餉銀,那也是打完之后的事情。” 一口氣說了許多后。 他不知想到了什么,面露猶豫之色,道:“唯一的問題是......” 說到這,戛然而止。 后面的話,他不說,眾人心里也都明白。 唯一的問題是,就算這些人愿意上沙場,與吳人、燕人、歐羅人搏命。 乾國的上上下下也很難信任他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