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小寒這天,大雪紛飛,晉王府里卻是喜氣洋洋。 康仁郡主的親事定下了,不是勛貴人家,是城里的清貴人家。 人是經過康仁郡主相看,由她自行決定,而后晉王派人將男方家族查了個底朝天。 就連男方三歲時,多喝了一碗湯,尿床的事,也查出來了。 姜長寧聽聞此事時,撫額長嘆,“這也查得太徹底了。” 對侄女,晉王尚且如此徹查,若是女兒,姜長寧覺得晉王可能就不是查男方三代了,而是查男方祖宗十八代。 晉王對侄女好,姜長寧對她也不差,在康仁郡主及笄后,就開始教她管家之事,事無巨細的教,讓康仁郡主受益匪淺。 康仁郡主雖然無父無母,但她本身有郡主封號,身份不低,又有晉王府撐腰,也就沒人拿她失恃失怙說事。 再加上她不僅飽讀詩書,琴棋書畫樣樣皆會,管家方面也不差,在婚嫁市場上,相當得那些貴婦們的青睞。 如今親事定下來,太妃放心了,抹著淚道:“你們費心了,這門親事極好,康仁終身有靠,我百年后,也不怕去見你父王和大哥了。” “母妃,大喜的日子,快別說這樣的話,您看看這陪嫁禮單,看我有沒有什么錯漏的地方?”姜長寧趕忙拿別的事分散她的注意力。 “你辦事一向細致,是不會有錯漏之處的。”太妃對姜長寧如今是越發滿意。 話雖這樣說,但太妃還是把禮單接了過去。 禮單厚厚的一疊,姜長寧把喬氏所有的陪嫁全部給了康仁郡主,還拿出五萬兩銀子給康仁郡主置辦嫁妝。 姜長寧辦事大氣,讓出身世家,講擺場和面子的太妃,十分的開心,“這尊連生貴子玉山子,做陪嫁,最好不過。” “特意讓人雕琢出來的,母妃可要過目看看?”姜長寧笑問道。 “我就不看了,等抬嫁妝時再看也遲。”太妃怕那么大件東西,抬出抬進,萬一磕碰壞了,那就不好了。 就在婆媳倆看禮單時,康仁郡主在見喬家派來的一個婆子。 這個婆子先是說了一通喬老太太想念康仁郡主,而后向前一步,壓低聲音道:“郡主,我家老爺查到您母妃的死,是有人謀害的。” “我母妃是被擠下橋,落水溺亡的。”康仁郡主親眼所見,并不相信她的話。 “郡主,元宵節清水橋上是有很多人,可為什么偏偏是您的母妃被擠下去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