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世美男——衛玠-《夢幻天朝》
衛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寶,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曹魏尚書衛覬曾孫、太保衛瓘之孫。晉朝玄學家、官員,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衛玠是魏晉之際繼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談名士和玄學家,官至太子洗馬。永嘉四年(310年),遷移南方。永嘉六年(312年),衛玠去世,時年二十七歲,葬于南昌,后遷葬江寧。
少有盛名
衛玠五歲時神態異于常人,他的祖父衛瓘說衛玠與眾不同,只是自己年紀大了,看不到他長大成人的那一天。衛玠年少時乘坐羊車到街市去,看到他的人都以為是玉人,人們都去觀看他。驃騎將軍王濟是衛玠的舅舅,英俊豪爽有風度姿容,每次見到衛玠,就嘆息說珠玉在身旁,就覺得自己形貌丑陋。又曾對別人說,與衛玠一同出游,就像有光亮的珠子在旁邊,光彩照人。
衛玠長大后,好談玄理。其后多病體弱,他的母親王氏常不讓他多說話。遇到有好日子,親友有時請他說幾句,沒有不贊嘆的,認為他說到了精微之處。瑯邪人王澄有名望,很少推崇別人,每當聽到衛玠的言論,就嘆息傾倒。為此當時的人說:“衛玠談道,王澄傾倒。”王澄與王玄、王濟都有盛名,都在衛玠之下,世人說:“王家三子,不如衛家一兒”。衛玠的岳父樂廣全國聞名,評論的人認為“岳父像冰一般清明,女婿像玉一樣光潤”。
因亂遷居
后來,朝廷多次征召衛玠入朝為官,征召的命令到來,衛玠都不赴任。很久以后,擔任太傅西閣祭酒、太子洗馬。衛玠的兄長衛璪擔任散騎侍郎,在宮內侍奉晉懷帝司馬熾。
永嘉四年(310年),當時中原戰亂漸起,衛玠因天下大亂,打算搬家到南方,他母親王氏說:“我不能舍下仲寶(衛璪字)離開!“衛玠把道理講得深透,為了門戶大計,王氏流著淚答應了他。衛玠臨別前,對兄長衛璪說:“恭敬父、師、君的道義,是人們所看重的。如今可以說是獻身事君,兄長自勉。”于是護送母親搬到江夏(今湖北武漢)居住。[5]
正始之音
衛玠的妻子樂氏很早去世,征南將軍山簡見到衛玠,很是器重欽佩他。山簡說:“過去戴叔鸞嫁女,只嫁給賢人,不問地位貴賤,何況衛氏是權貴門戶有名的人呢!”于是把女兒嫁給衛玠。接著衛玠進入豫章(今江西南昌)。當時大將軍王敦鎮守豫章,長史謝鯤先前就一直尊重衛玠,相見后很高興,交談了一整天。王敦對謝鯤說:“過去王弼在朝中的談吐像金聲,此人在江表的言論如玉振,精微言論,斷絕了又續接。沒想到永嘉末年,又聽到正始年間的聲音,何晏如果還在,一定傾倒。”衛玠經常認為人無完人,可以寬恕;不是故意冒犯,可以按情理處理,因而終身看不到他喜怒的容顏。[6]
受士器重
衛玠因王敦豪爽不合群,好居人上,恐怕不是國家的忠臣,于是謀求到建鄴(今江蘇南京)。京師的人聽說其姿容,看他的人擠成人墻。衛玠因勞累成疾而加重病情,于永嘉六年(312年)去世,時年二十七歲,當時的人都說衛玠是被看死的。衛玠死后葬在南昌。衛玠死時謝鯤哭他很悲痛,有人問他為何如此悲傷,謝鯤回答說棟梁斷了,因而悲哀。咸和年間(326年―334年),衛玠改葬于江寧(今南京)。丞相王導告論說:“衛洗馬確實該改葬。此人是風流名士,海內仰望,可以準備薄祭,來勉勵舊日好友。”后來劉惔、謝尚共同議論朝中人士,有人問杜乂可以和衛玠相比嗎?謝尚說他們二人怎能相比,他們之間的差距容得下幾個人。劉恢又說杜乂是貌清,衛玠是神清。衛玠就是這樣受到有識之士的器重。當時中興名士,只有王承和衛玠為當時第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化县|
清水河县|
河南省|
乾安县|
阜阳市|
明光市|
柘城县|
芦溪县|
佛学|
和政县|
广水市|
崇义县|
嵊州市|
轮台县|
建宁县|
南郑县|
柳林县|
茂名市|
新河县|
金华市|
扶绥县|
邢台市|
当阳市|
黑龙江省|
麦盖提县|
思南县|
镇安县|
广宗县|
阜南县|
枝江市|
黔西县|
略阳县|
贡山|
监利县|
耒阳市|
长治市|
邹城市|
宁陵县|
分宜县|
孟连|
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