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這也是朱元璋為什么有意讓朱權和朱燁接觸的用意。 朱元璋不想讓朱權成為第二個讓他頭疼的朱棣,所以,只能在他力所能及的時候,把朱權推到朱燁的身后去。 在他沒有成功之前,當然李貴妃能多活一時,便給自己多爭取一時的時間。 朱燁聽到朱元璋的話,匪夷所思的盯著自己的爺爺。 原來朱權和朱元璋岌岌可危的關系,不光是自己看到了。 就連爺爺都能看出來其中利害。 沒錯,朱燁原本插手李貴妃之事,也是為了這個。 他記得清楚,在李貴妃病逝之后,朱元璋便打發了朱權前往自己的封地。 甚至還讓朱權帶走了親衛——朵顏三衛。 此舉是朱元璋人生的一大敗筆,雖然朵顏三衛在朱元璋在世時安分守己。 但是后來朱允炆即位之后,朱棣借由要走了朱權手中的朵顏三衛。 后朱棣如虎添翼,一舉發起靖康之難,將朱允炆趕下位,自己成功上位。 所以,朱燁要救李貴妃,就是為了避免歷史重現。 當初歷史記載李貴妃消逝,與雞血藤也少不了干系。 朱元璋被高麗國借機獅子大開口,索要萬兩黃金。 本就國庫空虛,朱元璋怎么可能用舉國之力去救李貴妃。 因此才在朱權的心中埋下的仇恨的種子,導致父子決裂。 也是因為這件事情,朱燁才大量的囤儲了不少雞血藤,就是怕會遇到用上的時候,未雨綢繆。 沒想到,歷史的齒輪絲毫沒有停轉,這不,還是讓朱燁遇到了這件事情。 手中的雞血藤,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只要李貴妃能夠多活些時日,讓朱權和朱元璋的關系緩和。 沒有了見死不救的怨恨,想必朱權也不會走到最后那一步。 那么,靖康之難,很有可能就因此被躲避了過去。 朱燁的初心,一直都是不想經歷大明的動蕩不安。 只要他爺爺能夠一生周全,稍微犧牲點,又算得了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