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微微彎曲的劍刃破開空氣,發出銳利的尖嘯,在揮舞所產生的寒光中,巨大造型怪異的巖石被輕易的斜著剖成兩截。 杜勒微微皺眉,他沒有砍中防御法術的手感。 通過聲音和感知,杜勒大致判斷出了裴仁禮的方向,但他沒有把握好距離,這一劍連裴仁禮的邊都沒碰到。 而裴仁禮,大受震撼! 什么情況?你那是魔法武器嗎?為啥沒魔法靈光啊? 親眼看見杜勒一劍斬斷近兩米粗的巖石,裴仁禮手一抖差點把正在編織的符文畫錯了。 盡管反曲劍比起一般長劍而言外形怪異,但杜勒手里的武器確實不是魔法武器,甚至連精制品都不算,會產生這種效果,是因為氣。 和魔法一樣,氣的存在同樣很不科學,武藝者能對抗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法爺,靠的也正是這種能量。 盡管驚訝于一擊斬斷巖石的威力,不過此時卻是個好機會。 杜勒一劍落空,他現在其實是側對著裴仁禮,裴仁禮的符文也剛好在此刻完成。 于是下一瞬,裴仁禮的身影從空氣中浮現,迅光法杖的杖頭上亮起劇烈的紅色光芒,大片的火焰如奔涌的水流般兜頭朝杜勒罩過去。 使用燃燒之手,目的并不純粹是為了殺傷。 面對噴射的烈焰,裴仁禮覺得杜勒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硬沖,二是躲避,而這兩種情況,裴仁禮都準備好了對應措施。 前者的話,可以捏碎畢格碧強襲拳的卷軸,把他重新打回去,有火焰遮擋視野想要像之前那樣輕松格擋必不可能。 后者的話,則可以激活控制法術,為下一個法術爭取到時間。 有了盧法斯那次的經歷,裴仁禮已經開始學會一種比較獨特的作戰方式,通過收集敵人的能力信息,預判對方在什么情況下會采取何種對應,并予以反制。 就如同盧法斯說的那樣,預判的越遠就越是能在作戰中占據優勢。 由于這一切必須在電光石火的戰斗中做出判斷,所以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學會,很多老牌冒險者也不見得能掌握。 但裴仁禮還是過于稚嫩,他忽略了一個問題,高等級武藝者的身體強度。 下一刻,火焰洶涌澎湃,像是有個東西試圖穿過烈焰。 裴仁禮正要捏碎卷軸,緊接著就看到穿過火焰的是一大塊巖石…… 燃燒之手啟動的一瞬間,杜勒抬腳把剛剛被他斬斷的巖石踹了過來,這不僅能擋住燃燒之手的大部分傷害,還能讓凝神以待的裴仁禮計劃破產。 很難說杜勒這么做是處于思考還是本能,盡管他的智商沒問題,但以薩頓蠻族的思維模式來說不可能這么靈活,估計還是本能的概率更大一點。 裴仁禮見狀趕緊下蹲低頭,腳丫子硬踹石頭,你不疼嗎? 不過現在沒空琢磨杜勒是不是有一雙鐵腳丫子的時候,因為巖石飛過去之后,在燃燒之手逐漸消散的火光中,裴仁禮看到杜勒揚起造型怪異的反曲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