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巖來的時候,特意獵殺了一只5級生物,然后分解出來一枚4級碎片,一枚3級碎片,以及兩枚1級碎片。 馴化的過程,除了其中一只5級的出現了一次失敗,浪費了一枚1級起源晶石碎片,剩下的,都是一次性成功,并且把它們組成了“拉屎小隊”。 到了中午。 他便悠哉地領著三頭蠢笨的“大象”,返回了宿營地。 吃完午飯。 李巖沒閑著,從倉庫拿好材料,來到了營地內的空地,準備開始給拉屎小隊建造專門的棚子。 要知道。 如果大象專心拉屎的話,進食量與排泄量都是非常驚人的,而且很難控制得住。 類似之前那種挖坑的辦法,鐵定是不行了。 而且,他平常不是外出狩獵,搜集物資,就是回地球建設“后勤”,根本沒時間管理這些家伙,也不可能去樹林里到處撿屎。 所以。 要想科學便捷地讓拉屎小隊迅速積攢大量糞便,必須得建造一個集中的廠房,來專門讓他們進行進食跟拉屎。 李巖第一個想到的,是飼養棚! 就是類似古代馬飼一樣的棚子,讓馬匹待在棚子內,而它們的面前,則是一條食料槽,低頭就可以吃到。 這樣一來。 馬匹就可以在飼養棚內同時完成進食跟排泄,并且位置集中。 但因為李巖需要的是大量的糞便。 即使全都集中在棚內,也不好收集,不但容易被古鏟齒象踩在腳上,而且還容易沾滿一身,引起傳染病。 所以。 他想了個改良的方法,在木棚內,建造一個類似老式公廁那種一條溝,集體蹲便的凹槽! 具體操作,就是棚前放上一長條無蓋木箱,當作食槽。 而棚子的前大半地面,則是做成高臺,用來站著或是扒著歇息,后小半,也就是屁股的下方,留出一條缺空,底下放上一排木箱,里面放上少量的泥土跟腐化有機物。 如此。 古鏟齒象就可一邊吃,只要輕輕后退兩步,就能精準地將糞便排泄在缺空下的木箱里。 到時候。 李巖只要定期抽走木箱,也不用撿糞便,直接攪拌一下,就是現成的土硝催化箱! “666,不得了,我這是研究出了自動化拉屎流水線啊!” 他自嘲一聲,旋即開始用木工臺分解木板,建造拉屎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