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江節度使(忘記設置自動發布了)-《紅樓從遼東開始》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朝廷早就收到了北鎮李達祖的急奏,索要援兵。

    意思不言而喻。

    朝廷哪里有兵可以派去遼東,援兵無非就是錦州和金州罷了,可笑的是,金州總兵前番才提出五年平遼。

    這才多久,蠻族就搶先進攻北鎮了。

    “去問問史鼐和唐清安,北鎮被圍,二部為何不動。”

    太上皇的問責,很快送到了錦州和金州。

    錦州的遼東經略史鼐,不但收到了朝廷的,還收到了北鎮突圍送來的急信。

    問他是否又像上回一般,看著北鎮被攻打而無動于衷。

    史鼐嘆了口氣。

    他和李達祖都是京城的勛貴,是有不少交情的,兩人間并沒有什么私仇。

    北鎮到底不如錦州,更不如金州。

    野戰沒有信心,守城還是有信心的。

    沒有城池之利,蠻族大軍早就突進,以這數萬的新兵,如何能抗拒蠻族。

    因此史鼐才因地制宜,提出修堡以拒蠻族之策。

    雖然每年耗費無數的物資,可是朝廷也無可奈何,誰有本事領兵去和蠻族野戰,他愿意讓賢。

    正是這個原因,攻奸他的人雖然多,卻還是久在遼東經略之位。

    遼西走廊不光地形狹長,且山多險要,因此此策可以。

    寬闊的北鎮卻不行,根本擋不住蠻族繞路,也沒有實力去斷絕后金糧道。

    這也是他為什么不愿支持李達祖的原因。

    想要守住北鎮,就必須要奪回大遼河,在河西駐守重兵,以阻止蠻兵過河,才能護住后方。

    可是北鎮有實力奪回大遼河嗎?沒有!

    史鼐的桉臺上,一邊是朝廷的旨意,一邊是李達祖的信函。

    地勢地勢。

    北鎮當初是為了抗拒蒙古而建成的,因此選擇建城的地方,地利在于北邊。

    北邊山多,又依山修建了邊墻,在險要地帶的堡壘也多。

    弱點就是南邊,南邊寬廣且平原多。

    以前南邊有沉遼兩堅城不提,還有眾多大城,因此對于關外的蒙古來說,北鎮的弱點不是弱點。

    而形勢巨變,蠻族偏是從南方來。

    這是百年前的先人們沒想到的,如此巨大的優勢,后人如何讓人強大了起來。

    其實沒有北鎮會更好。

    史鼐大逆不道的如此想到。

    如果沒有北鎮,把這些年輸送北鎮的人力物力軍力都留在金州,那么史鼐可以向朝廷保證。

    錦州固若金湯,萬無一失。

    錦州穩固,則遼西走廊后方,乃至山海關同樣也無憂。

    蠻族就是想要繞道也無法繞。

    金州的地利有它的優勢,東岸有長白山脈,

    遼西走廊也有自己的優勢,盡是山巒。

    蠻族攻城,正面也把兵力鋪不開,更不提從山中繞道了。

    只不過他不敢提放棄北鎮。

    反而還要向朝廷保證收復失地,哪怕他實際的做法是圍繞修固錦州。

    事情可以這么做,話卻不能說。

    這一回太上皇口氣嚴厲,史鼐承受不住壓力,終于向朝廷如實稟告。

    錦州不敢派兵去救。

    錦州目前只有五萬兵,這五萬兵是保證錦州不失的底氣,絕對不能派出去。

    不然錦州失,則山海關危,山海關危,則京師不安。

    史鼐終于說了實話。

    朝廷諸公反而不好受了。

    北鎮的確可以失,遼西走廊萬不能失。

    孰輕孰重誰也知道。

    可是北鎮到底是有數萬大軍的,真要是這般結局,還不如早早的收縮回遼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多县| 正镶白旗| 双峰县| 玉林市| 大城县| 大安市| 黑龙江省| 平原县| 鹤岗市| 莱州市| 舒城县| 林甸县| 页游| 称多县| 湘潭市| 固安县| 内江市| 抚州市| 尚志市| 县级市| 东乌珠穆沁旗| 深州市| 安溪县| 吴堡县| 绥化市| 大埔县| 西乡县| 永春县| 莱芜市| 中超| 宁德市| 昭通市| 石林| 怀安县| 汪清县| 泰来县| 开原市| 定州市| 北票市| 新乐市| 周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