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實現超導溫度為……” 他簡單介紹了設備參數,隨后也提到一句,“我們還使用磁場干涉技術,以便讓強湮滅力場更加凝聚。” 何毅沒有談到螺旋磁場。 螺旋磁場還是具有一定保密性的,但伴隨著其他機構的研究,保密的級別也并不高了。 現在一些研究湮滅技術的學者,已經提出用完善螺旋磁場擠壓的方式來提升湮滅力場的強度。 這也是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主方向。 他們能夠想到螺旋磁場并不奇怪,主要因為技術難度很低,已經知道磁場能夠排斥干涉強湮滅力場,進一步自然會想到螺旋磁場。 訪問團隊的學者們,顯然對于疊加力場設備非常感興趣。 雖然設備底層主核心是封閉的,但他們還是圍著設備不斷的看,也不斷地感嘆著,“果然是高端設備啊!” “這個設備比我們要先進兩代……” “真可惜,不能看到實驗,我想看看設備開啟是什么樣子的。” “外面是封閉的,內部也看不到……” “一定要記下來,也許對我們的研究很有幫助。” “……” 當訪問團隊的成員們不斷討論的時候,王浩則是在和尤拉尹-諾沃提尼交流湮滅力場相關的技術問題。 交流,自然不是單向的。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技術落后,但他們的研究也是有可取之處的,他們使用的兩種高壓混合材料都各有特色。 有一種是高壓常溫實現制造反重力場。 另一種混合材料需要的壓力環境要低一些,底層材料環境制造相對就容易的多。 此外,他們在強湮滅力場方向的研究上有很多可學習的地方。 一些底層實驗的設計上,他們都可以說是精細到了極致,王浩聽諾沃提尼說起的時候,都不由跟著頻頻點頭。 實際上,他們設計實驗更精細也是有原因的。 主要是…… 技術提 ;技術提升太慢! 每一次制造新設備都要等很多個月,想要對設備進行更新,會是個非常龐大的工程。 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會研究如何精細化設計實驗,以便讓實驗結果更加的精準,也能夠從結果中找到方向。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就不一樣了。 他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湮滅力場發生技術是不斷提升的,既然能夠直接提升湮滅力場的強度,自然就不會在乎一些實驗是否精細。 這就像是兩家人過日子。 一家人收入是有限的,過日子就要精打細算,各種領域上節約開支。 另外一家人收入不斷增長,開支上自然就會大手大腳,有些地方多花錢也不在意,花點時間賺回來就好了。 但是現階段來說,湮滅力場技術很難再提升,也就是收入不會再繼續增長,‘精打細算’方面,也就能學習一下了。 諾沃提尼的收獲比王浩大的多。 雖然王浩很注意不要透露高端技術,但說的一些疊加力場相關的內容,還有一些技術原理方面,也讓諾沃提尼感覺不枉此行。 在參觀完疊加力場設備后,王浩繼續和諾沃提尼談著技術問題,他們的話題已經從湮滅力場技術變成了湮滅科技。 兩者是不同的。 湮滅力場技術,廣義上包括反重力技術、橫向反重力技術、強湮滅力場技術等等,而狹義上指的就是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 湮滅科技,則是基于各項湮滅力場技術發展的科技。 升階材料也是其中之一。 當他們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兩個領隊官員也走過來旁聽,王浩則是說道,“湮滅科技才剛剛出現,可研究的方向非常多,潛力非常大。” “談到湮滅科技,或許很多人會想到升階材料,實際上,湮滅科技的研究不能局限在材料上,即便不能制造一階鐵或是其他升階材料,只是磁化材料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我們合作的很多材料機構、公司,一直在研究利用磁化材料去制造新的合金,或是把材料的磁化過程,加入到材料制造過程。” “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大概也因為,湮滅力場發生技術的門檻太高,有資格參與的團隊太少……” 諾沃提尼也有同樣的感嘆。 國際上做湮滅力場研究的就只有三個團隊,分別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以及格魯姆湖計劃團隊。 他們之間互相保密。 在強湮滅力場的科技運用方向上,他們想找個其他參照都不可能,唯一能參照的還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王浩團隊的技術已經運用到生產升階材料,并成立了湮滅科技公司。 所以他們也就追求不斷地提升湮滅力場強度,而不是運用當前的湮滅力場去做什么其他研究。 第(2/3)頁